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四章建文帝(1/3)

本站新(短)域名:ddshuwu.com

第二十四章 建文帝

朱允炆篇

第二十四章建文帝

【建文的忧虑】

朱元璋病逝前,指定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逝世时很是安心,因为他认为朱允炆一定能够继承他的意愿,将大明王朝治理得更好,一个安心的人走了,却留下了一个忧虑的人。

朱元璋ju大的shen影从朱允炆shen上消失了,朱允炆终于可以独自chu1理政事了,但这个年仅21岁的少年惊奇的发现,他仍然看不到太yang,因为有九个人的shen影又笼罩到了他的tou上。

这九个人就是朱元璋的九个儿子,从东北到西北分别是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和肃王。

如果说皇帝是最大的地主,那么这九个人就是保卫大地主的地主武装。

朱元璋在全国各地封了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为王,这些特殊的人被称为藩王,他们有自己的王府和军队,每个王都有三个护卫,但请注意,这三个护卫不是指三个人。

所谓护卫是一个总称,护卫的人数从三千人到一万九千人不等,这样算一下就可以了解藩王们的军事实力。

上面那句话的关键所在就是不等,an照这个规定,藩王所能拥有的军力是九千人到伍万七千人,而在实践中,藩王们都倾向于选择后一个数字,枪杆子里chu政权,就算不要政权,多养点打手保镖看家护院也是好的。

an说这个数字其实也不多,区区五万多人,自然干不过中央。可见朱元璋在安排军队建制时是有所考虑的,但事情往往坏就坏在例外这个词上。

可以例外的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这九个人的某几个。他们之所以可以例外,是因为他们负担着更为繁重的任务——守护边界。

他们的防区我们已经介绍过了,这九个武装地主就如同九大军区,分别负担着不同的任务,其中燕王和晋王势力最大,他们各自带有十余万军队,可谓兵势qiang大,但这二位还不是九王中最生猛的,公认的打仗第一qiang人是宁王,此人“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看似兵力没有燕王和晋王多,但他手下却有一支当年最为qiang大的武装——朵颜三卫。

这是一支特殊的bu队,可以说是明军中的国际纵队,全bu由蒙古人组成,战斗力极qiang。可能有人要问,为何这些蒙古人甘心给明朝打工。

其实这个答案也很简单,因为明朝an时发放工资,这些外援们吃饱饭还能去娱乐场所休闲一下,而北元却是经常打白条,打仗前许愿抢到的战利品归个人所有,结果往往抢回来就要先jiao集ti,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这就是明显的赔本买卖了,拼死抢了点东西回来,还要jiao公,万一死掉了估计还没有人guan埋。确实不如给明朝当公务员,an月拿钱还有福利保障,无数的蒙古人就是被这zhong政策xi引过来的。

在利益面前,要保持忠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另外宁王本人也是极为凶横,据说他每次打仗都领tou冲锋,活像第一滴血里的兰博,杀人不眨yan,砍tou如切菜,连燕王这样的狠角se看到他都要让三分。

这几位镇守边界的武装地主还经常搞联合军事演习,动不动就是十几万人在边界动刀动枪,喊杀冲天,一旦有这样的动静,北元游击队就会立刻转入地下斗争。

其实这些喊杀声惊动的不只是北元,还有坐在皇位上的朱允炆,在他看来,这是一zhong示威。

该采取点措施了。

朱允炆是一个好人,在他十五岁的时候,父亲朱标患重病,朱允炆尽心伺候。他的孝顺并没有gan动上天,挽留住朱标的xing命。朱标去世后,朱允炆将他的三个年级还小的弟弟接来和自己一起住,目的很简单,他不想这些年幼的弟弟和自己一样去承受失去父亲的痛苦,他知dao他们需要的是亲情。

那年,他才十五岁。

除此之外,他还担任了朱元璋的护理工作,由于朱元璋脾气本来就不好,伺候他的人总是担心掉脑袋,朱允炆主动承担了责任,他亲自服侍朱元璋,直到朱元璋离开这个世界。他尽到了一个好儿子和好孙子的责任。

他也是一个早熟的少年,当然促使他早熟的并不只是父亲的早逝,还有他的那些叔叔们。

让朱允炆记忆犹新的有这样两件事:

一次,朱元璋老师chu了一dao上联:风chuima尾千条线,要求学生们对chu下联,学生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好学生朱允炆,另一个是社会青年朱棣。

朱允炆先对,却对得很不高明,他的答案是雨打羊mao一片膻,虽

本章尚未读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