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那个时代,南北军中公认最为优秀的骑兵将领恰恰是朱棣本人。他曾亲率大军大漠,清剿北元,累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他还有着足以自傲的指挥能力和壮的士兵,而对手却只是自己手下败将的下,与自己相比,盛庸不过是一个无名小卒。
在朱棣看来,这场战役是没有悬念的,他信在面对面的锋中,锐的北军骑兵将摧枯拉朽般把敌人打得粉碎,而自己将注定是战役最后的胜利者。
不过事实证明,每个人固然有自己的短,但也必然有着自己的长。盛庸虽然没有朱棣那样优秀的骑兵指挥能力,但他也有自己擅长指挥的兵。
朱棣的大军仍在前,同年十二月份,北军先后攻占了东阿,东平等地,不断向盛庸预先设计的战场——东昌前。
在离东昌不远的,朱棣遭遇了盛庸手下大将孙霖带领的前锋队,似乎与他所预想的一样,盛庸的军队不堪一击,他没有费多大工夫就击溃了对手。这使他更加相信,盛庸将和李景隆一样,败在他的手下,然后灰溜溜的逃回去。意气风发的朱棣终于摆脱了济南作战的影,他率领着十余万大军抵达了最终的决战地——东昌。
盛庸正在这里等待着他,说起盛庸这个人还真是有几分传奇彩,明史盛庸传第一句话就是:盛庸,不知何许人也。看似稽的语言说明这是一个生平不明的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黑,生地,生日期,父母皆未注明。但有一是清楚的,那就是他打过很多败仗。
他先在耿炳文手下当参将,经历了真定之败,然后随着李景隆代替了耿炳文的位置,他就转而跟随李景隆。应该说在李景隆的手下,盛庸还是学会了很多东西,比如打败仗后如何逃跑、如何选择逃跑路线,如何收拾残兵败将等等。
在那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战役里,他已经习惯了战败者的角,他似乎是在被人追逐中度过自己前两年的军事生涯的,人家跑,他也跑,从真定跑到北平,再跑到德州、济南,一直以来他都被像赶鸭一样赶来赶去。
对于盛庸来说,所谓军人的尊严在他那里不过是一句笑话而已,失败、逃亡、再失败、再逃亡,如同丧家之犬一样的生活还有什么尊严可言?
当然,如果盛庸就这样混下去,那么在历史上也就不会有盛庸传了,他在历史中最多会留下一句诸如某将名盛庸被斩于某役中的记载。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是一个有着卓越军事才能的人,虽然他没有跟对领导,但在那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他学到的绝不仅仅是逃跑,失败磨砺了他的心,而他从失败中获得的最珍贵的财富,就是他终于可以从旁人质疑责怪的光中站起来,大声说:“胜利终归是会属于我的!”
盛庸曾多次在阵中看到过朱棣的影,朱棣那快速的攻和突破,选择时机的突然和准确的战场判断力都给他留下了刻的印象,每次当他看到朱棣先士卒,率领他的锐骑兵来往纵横,无人可挡的雄姿时,他都会产生无尽的慨和疑问:这个人是可以战胜的吗?
在那一次次的失败中,盛庸不断的学习和总结着经验教训,他渐渐的摸清了朱棣的攻路和方法,即以骑兵突击侧翼,正合奇胜的军事策略。而在白沟河之败后,他逃到了济南,见到了并非军伍的铁铉,在那危急的时刻,他与铁铉齐心协力,终于第一次击败了朱棣的军队。这件事情让他认识到,朱棣并不是所谓的战神,他也是可以被击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