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画饼充饥吧。”
“这有什么可惜的,要是换了我,家大业大,有钱有势,又是琴棋书画都通,我才不来当兵呢。营长,你知吗,当初陆营长还让我去找过他未来的媳妇呢。”
于是,他便在《大公报》上刊登了一则启示:
“那是,陆营长还真有光,那女孩长得可真漂亮,是我这辈见过的最漂亮的女孩了。又斯文,又有学问。还特别会照顾人,陆营长的福气真好!”“你这个小孩,你才多大,就说一辈,你才见过几个女孩?”谭敬廷哈哈一笑。
蒋介石随即大军压境。由于闽变未取得其他势力支持,而第十九路军内亦有反对意见,在敌我实力悬殊下终告失败。最后第十九路军主力被中央军击破,分则向中央军投降。少量第十九路军军官到广西投靠李宗仁重组,其余被收编的队中级以上军官全被更换,第十九路军番号亦被取消。蒋光鼐和蔡廷锴等人则逃往香港。至此,为期两个月的福建事变宣告失败。
一连十多天,每天都能收到一灯的署名文章,少则一篇,多则三四篇。陆昱霖不禁对这个一灯产生了厚兴趣,他想聘任这位作者为特约撰稿人。于是他四打听这个一灯是谁,但却毫无绪。
“营长,你摇什么,叹什么气呢?”
“你就会瞎咧咧,要是弹真能绕着你飞,那你那上中的那一枪是咋回事?”
“谁说不是呢,我前两天梦还梦见他了呢。”一说起陆昱霖,谭敬廷便摇叹息。
“这都是命,你啊,就认命吧。”
“你就胡诌吧,要是陆营长在的话,一定又要尅你了。”
“这就是民心,这就是民意。”陆昱霖边看边自言自语。
启示刊登后之后,陆昱霖就天天盼星星,盼月亮一般守候在报馆,期待一灯的现。
“尅就尅吧,反正我脸厚,不过,我还真是想我们的陆营长。“
1933年11月,第十九路军将领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立即废除南京政府年号,改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为“中华共和国元年”把福州定为中华共和国的首都。中华共和国成立后,当时受到各地民众和海外华侨的拥护,但同时也遭到蒋介石政府的舆论攻击和军事镇压。
吾乃《白云日报》之主编,自本报刊登《悼念刘煜生专刊》之后,便遭停刊两月之厄运。然公自在人心,承蒙普天下有识之士义相助,正义之声不灭,此乃吾之幸也,《白云日报》之幸也。吾与一灯兄虽从未谋面,然神已久,故登此启示,望一灯兄冗于《白云日报》报馆一见。切盼!
忽然他被一篇鞭挞时弊的文章所引,文章的标题是《从刘煜生被枪决而一窥政府对待知识界之行径》,署名一灯。文章以大量的无法辩驳的事实和数据,来旁征博引政府对知识界的猜忌和迫害。陆昱霖边看边击节称赞。
“那也好过什么念想也没有吧,哎,我猜现在陆营长正搂着妻,在他的小洋楼里吃着山珍海味呢。哪像我们,一泥,一汗,还得时时刻刻都当心弹。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营长,你可别门里瞧人——把人看扁了,没见过多少会动的,总见过那些纸上人吧,那些画报上登的明星我可每期都剪下来藏着呢。”
“中枪总比脑袋中枪好啊,要不是上挨了这一枪,说不定我的脑袋就开了。”
谭敬廷带着郭来福以及他的营和分军官到广西投靠了李宗仁的桂系。
“一想到小霖,我就替他可惜啊,军校毕业时,他是我们班上第一名,是个可塑之才啊,可惜,这军装穿了几天就脱下了。”
“哦,是吗?你见过他未过门的媳妇?”
第二天,陆昱霖又在读者来信中看到了一灯的署名文章《对日本侵略者的容忍底线在哪里?》。
“好文章,真是好文章。”
《白云日报》被停刊了,但读者来信却像雪片一般寄往报社,大分来信都表达了读者对悼念专刊的赞许,对刘煜生的赞颂,对主编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