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翁师傅病了,你应该先派人回报你皇阿爸才对,也不应自作主张,如果你这么一改祖制,其他人也跟着学,这中岂不了,那皇帝的天威尊贵放哪里呢?”
光绪一听饶过了翁师傅,不罚他的一月俸禄,忙跪下叩称谢:
“李中堂,济南一案的银不是赔了,怎么又要这么多,这云南一案又死多少洋人?”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究竟是洋人的错还是当地老百姓的错
“小李,今后你多留心就是了,皇上有什么不好的尽告诉我。”
李鸿章从总理衙门府来也是一筹莫展,真是一波未平一彼又起,济南府的火烧洋教案尚未有结果,这云南又了一个“嘉理事件”英国政府一气之下,撤去了理查德和约翰·思扬两位驻华公使,换上一位刚刚上任不久的外使节威妥玛。这威妥玛一改往昔理查德对大清朝的面孔,试图用武力解决问题。他们从印度派军舰五艘,士兵五千人开到天津,扬言不给个说法誓不罢休。
慈禧听了,脸一变,她最忌讳别人提及此事。李莲英这么一说,慈禧当然不兴,冷冷他说:
慈禧见光绪敢和她嘴,眉一皱就想发火,转脸一看翁同和一脸病容,才压住心中的火气,哼一声,转离去。李莲英也随着慈禧后哼声离去。
光绪听了,也只好无奈地。
光绪这才渐渐止住哭泣,上前拉起跪在地上翁师傅。翁同和和由于这几日有病弱,再加上刚才下跪时间太久,一不小心歪倒在地,连光绪也给带倒了。翁同和艰难地坐起,扶起倒在地上的光绪,光绪趁机躺在翁同和怀中,用小手抚着翁同和下飘飘的长须。翁同和一动不动,任皇上抚摸,轻轻地把皇上揽住,尽情地给他温情与慈。
“是!”李莲英献媚地一鞠躬。
两人正说着,光绪从毓庆回来了。待光绪拜见落坐后,慈禧先问了一下功课情况,光绪都一回答,最后慈禧才提及今天训斥他的事。
停了一下,慈禧又:“当然,光绪和醇王府人的来往也要留心。”
慈禧所担心的并不是皇上和翁同和的关系,她所担心的是皇上和东慈安太后的关系,她决不允许光绪再重蹈同治的覆辙。
慈禧太后接过英人提的要求。第一条是准许英人到云南通商考察,慈禧想了想,唉,这么多地方都通商了,多加上一个云南就加上吧,免答应了。这第二条是赔偿英人抚恤银二十万两。太后心:我的妈呀,这些洋鬼也太心狠了,死几个人就要这么多钱,他们要是缺人就让我大清国的臣民给他几个就是了。
慈禧虽然不喜别人说光绪不是她的亲儿,但李莲英说的话也确实戳到慈禧心中的疼,她的确害怕光绪长大像同治一样不听她的话,更怕光绪也与别人的情加而影响她和光绪之间的母情。过了一会儿,慈禧才缓缓地对李莲英说:
又是一个金秋季节,八月的乡村是成熟的季节,更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然而,八月的北京,特别是皇大内里面却觉不到一丝一毫的丰收。相反,居简的慈禧太后却碰到了一件令她十分棘手的事,她被迫召回任两江总督的心腹大臣李鸿章商讨对策。
“儿臣谢皇阿爸!”
慈禧回到储秀刚坐下,李莲英就凑上前说:
着讲课快二个时辰,儿臣见他实在太疲劳,才恳请他坐下,请皇阿爸训斥儿臣。”
慈禧想想这二十万两白的银有不舍,就问:
本章尚未读完,请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上应以为重,读书为本,请免哭。”
“皇阿爸,今天翁师傅确实病了,你看在孩儿的面上饶过他吧?”
“老佛爷,皇上如此年幼,可不能惯,否则长大之后可就难以驾御了。”
“小的明白,才一定遵命!”
慈禧满意地“这才对!”
慈禧忙把他拉了起来,心疼地给他弹去上的泥上。
过了一会儿,慈禧又说:“今天看在皇上的面上,你皇阿爸就饶过你翁师傅。不过,今后可不能违例,有什么特殊情况应先回报皇阿爸。”
“皇上,今天皇阿爸训斥你,你记恨吗?”
“回太后,云南发生的案洋人也死了十多人。”
“不,皇阿爸训斥的对,皇上每说话应三思而后行,为一国之主应一言九鼎,行事不能违背祖制。”
“小李多嘴,该打。”
慈禧知目前的境,急令李鸿章到天津同英人谈判。李鸿章几经周折才算哄住英人停止军。李鸿章将谈判的内容报给总理衙门大臣奕欣那里,奕欣一看又是割地赔偿,气得直拍桌瞪,大骂李鸿章卖国。
慈禧没有说话,李莲英见慈禧赞同自己的主张,就大着胆一步说:
李鸿章无奈,只好来到储秀奏请慈禧太后,让她定夺。
“老佛爷,这皇上如此年幼就偏向他的老师,长大独立执政后难免不重用翁同和,太后不可不当心,皇上可不是老佛爷的亲儿。”
等到慈禧等人离开后,光绪委屈地哭了。翁同和急忙跪请光绪:
“我说的不只是指皇上与翁同和,更主要的是皇上和东边。”
“老佛爷放心,有小李在,决不允许任何人想从太后手中夺走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