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奇病论(2/2)

黄帝说:有病胁下胀满,气逆促,二三年不好的,是什么疾病呢?

黄帝说:什么叫“五有余、二不足”呢?

以说疾病形成了。

黄帝说:好。

岐伯说:病的名字叫胎病,这病是胎儿在母腹中得的,由于其母曾受到很大的惊恐,气逆于上而不下,也随而上逆,气并聚不散,影响及胎儿故其生下来就患癫痫病。

岐伯说:所谓“五有余”就是如炭,息,气逆等五病气有余的证侯。所谓“二不足”,就是癃一日数十溲,脉微细如发两正气不足证候。现在患者外见五有余,内见二不足,这病既不能依有余而攻其表,又不能从不足而补其里,所以说是必死无疑了。

岐伯说:此人当受过严重的寒邪侵犯,寒气向内侵骨髓,脑为髓海,寒气由骨髓上逆于脑,所以使人痛,齿为骨之余,故牙齿也痛,病由寒邪上逆所致,所以病名叫“厥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岐伯说:这是由于五味的经气向上泛溢所致,病名叫脾瘅。五味,藏于胃,其气上输于脾,脾为胃输送华,因病津停留在脾,致使脾气向上泛溢,就会使人中发甜,这是由于味所引起的疾病。患这病的人,必然经常吃甘腻的腻能使人生内,甘味能使人中满,所以脾运失常,脾上溢,就会转成消渴病。本病可用兰草治疗,以排除蓄积郁之气。

黄帝说:有患癃病,一天要解数十次小便,这是正气不足的现象。同时又有如炭火,咽膺之间有格不通的觉,人迎脉躁动急数,呼促,肺气上逆,这又是邪气有余的现象。寸脉微细如发,这也是正气不足的表现。这病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叫什么病呢?

黄帝说:有患中发甜的,病名叫什么?是怎样得的呢?

岐伯说:病名叫伏梁,这是由于风邪久留于内所致。邪气溢于大,而着于肓,因为肓的起源在肚脐下,所以环绕脐作痛。这病不可用方法治疗,否则就会造成小便涩滞不利的疾病。

岐伯说:病名叫息积,这病在胁下而不在胃,所以不妨碍饮,治疗时切不可用艾灸和针刺,必须逐渐地用导引法疏通气血,并结合药慢慢调治,若单靠药也是不能治愈的。

黄帝说:人生以后就患有癫痫病的,病的名字叫什么?是怎样得的呢?

黄帝说:好。

黄帝说:面目浮,象有状,切脉搏大而且没有痛,形也不消瘦,但不能吃饭,或者吃的很少,这病叫什么呢?

黄帝说:人有、大、小胀,并且环绕肚脐周围疼痛,这是什么疾病呢?

岐伯说:此病是太脾脏不足,邪炽盛在胃,症状却偏重在肺,病的名字叫厥,属于不能治的死症。这就是所谓“五有余、二不足”的证候。

黄帝说:有病中发苦的,应取足少胆经的陵泉治疗仍然不愈,这是什么病?是怎样得的呢?

岐伯说:这病发生在肾脏,名叫肾风。肾风病人到了不能吃饭,常常惊恐的阶段,若惊后心气不能恢复,心肾俱败,神气消亡,而为死症。

黄帝说:人有尺脉搏动数疾,脉拘急外现的,这是什么病呢?

黄帝说:有人患痛已经多年不愈这是怎么得的?叫什么病呢?

岐伯说:这就是所谓诊病,此人腹必然拘急,如果面见到或白或黑的颜,病情则更加严重。

岐伯说:病名叫胆瘅。肝为将军之官,主谋虑,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诸谋虑取决于胆,咽为之外使。患者因屡次谋略而不能决断,情绪苦闷,遂使胆失却正常的功能,胆循经上泛,所以中发苦。治疗时应取胆募日月和背的胆俞,这治法。记载于《十二官相使》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