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周纪二(5/7)

名重天下。

臣光曰:君之养士,以为民也。《易》曰:“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微虑远,其足以结仁固义。大则利天下,小则利一国。是以君丰禄以富之,隆爵以尊之。养一人而及万人者,养贤之也。今孟尝君之养士也,不恤智愚,不择臧否,盗其君之禄,以立私党,张虚誉,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人之雄也,乌足尚哉!《书》曰:“受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此之谓也。

孟尝君聘于楚,楚王遗之象床。登徒直送之,不行,谓孟尝君门人公孙戌曰:“象床之直千金,苟伤之毫发,则卖妻不足偿也。足下能使仆无行者,有先人之宝剑,愿献之。”公孙戌许诺,见孟尝君曰:“小国所以皆致相印于君者,以君能振达贫穷,存亡继绝,故莫不悦君之义,慕君之廉也。今始至楚而受象床,则未至之国将何以待君哉!”孟尝君曰:“善。”遂不受。公孙戌趋去,未至中闺,孟尝君召而反之,曰:“何足之,志之扬也?”公孙戌以实对。孟尝君乃书门版曰:“有能扬文之名,止文之过,私得宝于外者,疾谏!”

臣光曰:孟尝君可谓能用谏矣。苟其言之善也,虽怀诈谖之心,犹将用之,况尽忠无私以事其上乎!《诗》云:“采葑采菲,无以下。”孟尝君有焉。韩宣惠王两用公仲、公叔为政,问于缪留。对曰:“不可。晋用六卿而国分,齐简公用陈成及阚止而见杀,魏用犀首、张仪而西河之外亡。今君两用之,其多力者内树党,其寡力者藉外权。群臣有内树党以骄主,有外为以削地,君之国危矣!”

译文

齐国攻打魏国,夺取观津。

三年(乙卯,公元前366年)

秦国在洛击败魏国和韩国军队。

魏国攻打宋国。

秦献公在石门大败韩、赵、魏三国联军,斩首六万人。周王特地颁赏他绣有黑、白、青纹的服饰。

魏国在浍地击败韩国和赵国军队。

卫国卫声公去世,其卫速即位为卫成侯。

秦国秦献公去世,其即位为秦孝公。孝公已经二十一岁了。这时黄河、崤山以东有六个国,淮河、泗域十几个小国林立,楚国、魏国与秦国接壤。魏国筑有一长城,从郑县沿着洛直到上郡;楚国自汉中向南占有郡、黔中等地。各国都把秦国当作未开化的夷族,予以鄙视,不准参加中原各诸侯国的会议盟誓。目睹此情,秦孝公决心发愤图,整顿国家,修明政治,让秦国大起来。

秦孝公在国中下令说:“当年我国的国君秦穆公,立足于岐山、雍地,励图治,向东平定了晋国之,以黄河划定国界;向西称霸于戎翟等族,占地广达千里;被周王赐与方伯重任,各诸侯国都来祝贺,所开辟的基业是多么光大宏伟。只是后来历代国君厉公、躁公、简公及造成国内动不息,才无力顾及外事。魏、赵、韩三国夺去了先王开创的河西领土,这是无比的耻崐辱。到献公即位时,平定安抚边境,把都城迁到栎,亲往治理,准备向东征讨,收复穆公时的旧地,重修穆公时的政策法令。我想到先辈的未竟之志,常常痛心疾首。现在宾客群臣中谁能献上奇计,让秦国盛,我就封他为官,给他封地。”卫国的公孙鞅听到这命令,于是西行来到秦国。

十年(壬戌,公元前359年)

法令已详细制订但尚未公布,公孙鞅怕百姓难以确信,于是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人能把它拿到北门去就赏给十金。百姓们到此事很古怪,没人动手去搬。公孙鞅又说:“能拿过去的赏五十金。”于是有一个人半信半疑地拿着木杆到了北门,立刻获得了五十金的重赏。这时,公孙鞅才下令颁布变法法令。

臣司光曰:信誉,是君主至无上的法宝。国家靠人民来保卫,人民靠信誉来保护;不讲信誉无法使人民服从,没有人民便无法维持国家。所以古代成就王者不欺骗天下,建立霸业者不欺骗四方邻国,善于治国者不欺骗人民,善于治家者不欺骗亲人。只有蠢人才反其而行之,欺骗邻国,欺骗百姓,甚至欺骗兄弟、父。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一败涂地。靠欺骗所占的一儿便宜救不了致命之伤,所得到的远远少于失去的,这岂不令人痛心!当年齐桓公不违背曹沫以胁迫手段订立的盟约,晋文公不贪图攻打原地而遵守信用,魏文侯不背弃与山野之人打猎的约会,秦孝公不收回对移动木杆之人的重赏,这四位君主的治国之尚称不上完,而公孙鞅可以说是过于刻薄了,但他们于你攻我夺的战国世,天下尔虞我诈、斗智斗勇之时,尚且不敢忘记树立信誉以收服人民之心,又何况今日治理一统天下的当政者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