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锐意以为河南指麾可定。中书通事舍人蔡景历谏曰:“师老将骄,不宜过穷远略。”帝怒,以为沮众,为豫章内史。未行,有飞章劾景历在省赃污狼籍,坐免官,削爵土。
壬辰,周改元宣政。
◎ 太建十一年己亥,公元五七九年
又,居丧才逾年,即恣声乐,鱼龙百戏,常陈殿前,累日继夜,不知休息;多聚女以实后
,增置位号,不可详录。游宴沉湎,或旬日不
,群臣请事者,皆因宦者奏之。于是乐运舆榇诣朝堂,陈帝八失:其一,以为“大尊比来事多独断,不参诸宰辅,与众共之”其二
十二月,戊申,新作东成,太
徙居之。
以于智为国,封齐公,以赏之。
,正月,壬午,周主幸鄴;辛卯,幸怀州;癸巳,幸洛州。置怀州
。
甲戌,周主初服常冠,以皁纱全幅向后襆发,仍裁为四脚。
夏,四月,庚申,突厥寇周幽州,杀掠吏民。
初,帝谋取彭、汴,以问五兵尚书喜,对曰:“淮左新平,边民未辑。周氏始吞齐国,难与争锋。且弃舟戢之工,践车骑之地,去长就短,非吴人所便。臣愚以为不若安民保境,寝兵结好,斯久长之术也。”及明彻败,帝谓喜曰:“卿言验于今矣。”即日,召蔡景历,复以为征南咨议参军。
本章尚未读完,请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乙酉,大赦。
、布等九,余悉禁之。朝祭之服,不拘此制。”
周主以湝妻卢氏赐其将斛斯征。卢氏蓬首垢面,长斋,不言笑。征放之,乃为尼。齐后、妃贫者,至以卖烛为业。
庚戌,周主封其弟元为荆王。
二月,甲辰,周谯孝王俭卒。
帝召宪僚属,使证成宪罪。参军海李纲,誓之以死,终无桡辞。有司以
车载宪尸而
,故吏皆散,唯李纲抚棺号恸,躬自瘗之,哭拜而去。
辛巳,周以赵王招为太师,陈王纯为太傅。
冬,十月,癸酉,周主还长安。以大司空王谊为襄州总。戊
,以尚书左仆
陆缮为尚书仆
。
五月,己丑,周祖帅诸军伐突厥,遣
国原公姬愿、东平公神举等将兵五
俱
。
周兵益至,诸将议破堰军,以舫载
而去。
主裴
烈曰:“若破堰下船,船必倾倒,不如先遣
。”时明彻苦背疾甚笃,萧
诃复请曰:“今求战不得,
退无路。若潜军突围,未足为耻。愿公帅步卒、乘
舆徐行,
诃领铁骑数千驱驰前后,必当使公安达京邑。”明彻曰:“弟之此策,乃良图也。然步军既多,吾为总督,必须
居其后,相帅兼行。弟
军宜须在前,不可迟缓。”
诃因帅
军夜发。甲
,明彻决堰,乘
势退军。冀以
淮。至清
,
势渐微,舟舰并碍车
,不复得过。王轨引兵围而蹙之,众溃。明彻为周人所执,将士三万并
械辎重皆没于周。萧
诃以
骑八十居前突围,众骑继之,比旦,达淮南,与将军任忠、周罗独全军得还。
周主之初立也,以祖《刑书要制》为太重而除之,又数行赦宥。京兆郡丞乐运上疏,以为:“《虞书》所称‘眚灾肆赦’,谓过误为害,当缓赦之。《吕刑》云:‘五刑之疑有赦。’谓刑疑从罚,罚疑从免也。谨寻经典,未有罪无轻重,溥天大赦之文。大尊岂可数施非常之惠,以肆
宄之恶乎!”帝不纳。既而民轻犯法,又自以奢
多过失,恶人规谏,
为威
,慑服群下。乃更为《刑经圣制》,用法益
,大醮于正武殿,告天而行之。密令左右伺察群臣,小有过失,辄行诛谴。
己亥晦,日有之。
丁巳,周主还长安。
九月,乙巳,立方明坛于娄湖。戊申,以扬州刺史始兴王叔陵为王官伯,临盟百官。
秋,七月,周主享太庙;丙午,祀圜丘。
吴明彻围周彭城,环列舟舰于城下,攻之甚急。王轨引兵轻行,据淮,结长围,以铁锁贯车
数百,沈之清
,以遏陈船归路,军中恟惧。谯州刺史萧
诃言于明彻曰:“闻王轨始锁下
,其两端筑城,今尚未立,公若见遣击之,彼必不敢相拒。
路未断,贼势不
;彼城若立,则吾属必为虏矣。明彻奋髯曰:“搴旗陷陈,将军事也;长算远略,老夫事也。”
诃失
而退。一旬之间,
路遂断。
周诏:“自永熙三年以来,东土之民掠为婢,及克江陵之日,良人没为
婢者,并放为良。”又诏:“后
唯置妃二人,世妇三人,御妻三人,此外皆减之。”
己丑,周以河总
滕王逌为行军元帅,帅众
寇。
宝宁自黄龙上表劝
于
绍义,绍义遂称皇帝,改元武平,以宝宁为丞相。突厥佗钵可汗举兵助之。
十一月,壬申,周立皇衍为
王,兑为蔡王。
齐范王绍义闻周
祖殂,以为得天助。幽州人卢昌期,起兵据范
,迎绍义,绍义引突厥兵赴之。周遣
国东平公神举将兵讨昌期。绍义闻幽州总
兵在外,
乘虚袭蓟,神举遣大将军宇文恩将四千人救之,半为绍义所杀。会神举克范
,擒昌期。绍义闻之,素衣举哀,还
突厥。
宝宁帅夷、夏数万骑救范
,至潞
,闻昌期死,还,据和龙。
周主诏:“诸应拜者,皆以三拜成礼。”
癸亥,周主尊所生母李氏为帝太后。
己未,葬武皇帝于孝陵,庙号祖。既葬,诏内外公除,帝及六
皆议即吉。京兆郡丞乐运上疏,以为“葬期既促,事讫即除,太为汲汲。”帝不从。
八月,丙寅,周主祀西郊;壬申,如同州。以大司徒杞公亮为安州总,上
国长孙览为大司徒,杨公王谊为大司空。丙戌,以永昌公椿为大司寇。
闰月,乙亥,周主立妃杨氏为皇后。
十一月,突厥寇周边,围酒泉,杀掠吏民。
◎ 太建十年戊戌,公元五七八年
癸酉,周遣上大将军王轨将兵救徐州。初,周人败齐师于晋州,乘胜逐北。齐人所弃甲仗,未暇收敛,稽胡乘间窃,并盗而有之。仍立刘蠡升之孙没鐸为主,号圣武皇帝,改元石平。
丙,命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淳于量为大都督,总
陆诸军事,镇西将军孙瑒督荆、郢诸军,平北将军樊毅都督清
上至荆山缘淮诸军,宁远将军任忠都督寿
、新蔡、霍州诸军,以备周。
戊午,樊毅遣军渡淮北,对清筑城。壬戌,清
城不守。
甲,帝遣宇文孝伯语宪,
以宪为太师,宪辞让。又使孝伯召宪,曰:“晚与诸王俱
。”既至殿门,宪独被引
。帝先伏壮士于别室,至,即执之。宪自辨理,帝使于智证宪,宪目光如炬,与智相质。或谓宪曰:“以王今日事势,何用多言!”宪曰:“死生有命,宁复图存!但老母在堂,恐留兹恨耳!”因掷笏于地。遂缢之。
周主封吴明彻为怀德公,位大将军。明彻忧愤而卒。
乙丑,周以越王盛为大冢宰。
甲寅,上幸娄湖誓众。乙卯,分遣大使以盟誓班下四方,上下相警戒。
又杀上大将军王兴、上开府仪同大将军独孤熊、开府仪同大将军豆卢绍,皆素与宪亲善者也。帝既诛宪而无名,乃云与兴等谋反,时人谓之“伴死”
周人诬温公纬与宜州刺史穆提婆谋反,并其宗族皆赐死。众人多自陈无之,
延宗独攘袂泣而不言,以椒
而死。唯纬弟仁英以清狂,仁雅以瘖疾得免,徙于蜀。其余亲属,不杀者散
西土,皆死于边裔。
周主节俭,常服布袍,寝布被,后
不过十馀人;每行兵,亲在行陈,步涉山谷,人所不堪;抚将士有恩,而明察果断,用法严峻。由是将士畏威而乐为之死。
十二月,甲,周以毕王贤为大司空。
庚申,周主如并州,移并州军民四万于关中。戊辰,废并州
及六府。
冬,十月,戊申,周主如鄴。
周人既克关东,将讨稽胡,议穷其巢
。齐王宪曰:“步落稽
类既多,又山谷险绝,王师一举,未可尽除。且当剪其魁首,余加
抚。”周主从之,以宪为行军元帅,督诸军讨之。至
邑,分
俱
。没鐸分遣其党天
守河东,穆支守河西,据险以拒之。宪命谯王俭击天
,滕王逌击穆支,并破之,斩首万馀级。赵王招击没鐸,擒之,馀众皆降。
三月,戊辰,周于蒲州置,废同州及长
二
。
戊戌,太即位。尊皇后阿史那氏为皇太后。宣帝始立,即逞奢
。大行在殡,曾无戚容,扪其杖痕,大骂曰:“死晚矣!”阅视
祖
人,
为
。超拜吏
下大夫郑译为开府仪同大将军、内史中大夫,委以朝政。
癸巳,帝不豫,留止云;丙申,诏停诸军。驿召宗师宇文孝伯赴行在所,帝执其手曰:“吾自量必无济理,以后事付君。”是夜,授孝伯司卫上大夫,总宿卫兵。又令驰驿
京镇守,以备非常。六月,丁酉朔,帝疾甚,还长安;是夕殂,年三十六。
周初行《刑书要制》:群盗赃一匹,及正、长隐五丁、若地顷以上,皆死。
帝以齐炀王宪属尊望重,忌之。谓宇文孝伯曰:“公能为朕图齐王,当以其官相授。”孝伯叩曰:“先帝遗诏,不许滥诛骨
。齐王,陛下为叔父,功
德茂,社稷重臣。陛下若无故害之,臣又顺旨曲从,则臣为不忠之臣,陛下为不孝之
矣。”帝不怿,由是疏之。乃与开府仪同大将军于智、郑译等密谋之,使智就宅候宪,因告宪有异谋。
庚戌,周以小宗伯斛斯征为大宗伯。壬戌,以亳州总杨
为上
国、大司
。
,正月,癸巳,周主受朝于
门,始与群臣服汉、魏衣冠;大赦,改元大成。置四辅官:以大冢宰越王盛为大前疑,相州总
蜀公尉迟迥为大右弼,申公李穆为大左辅,大司
随公杨
为大后承。
上闻周人灭齐,争徐、兗,诏南兗州刺史、司空吴明彻督诸军伐之,以其世
戎昭、将军惠觉摄行州事。明彻军至吕梁,周徐州总
梁士彦帅众拒战,戊午,明彻击破之。士彦婴城自守,明彻围之。
周改葬德皇帝于冀州,周主服缞,哭于太极殿;百官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