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唐纪三十六(10/10)

司鱼朝恩为观军容宣置使。观军容使之名从此开始。

[32]癸巳,广州奏:大、波斯围州城,刺史韦利见逾城走,二国兵掠仓库,焚庐舍,浮海而去。

[32]癸巳(二十四日),广州上奏说:大与波斯国军队包围了州城,刺史韦利见逾城逃走,两国军队在城中抢掠府库,焚烧房舍,然后乘船从海上离去。

[33]冬,十月,甲辰,册太,更名曰豫。自中兴以来,群下无复赐,至是,始有新铸大钱,百官、六军沾赉有差。

[33]冬季,十月甲辰(初五),肃宗册立太,改太名为李豫。自从唐朝中兴以来,群臣都没有赏赐过财,这时有了新铸的乾元重宝大钱,所以朝中百官与禁军六军都得到数量不等的赐钱。

[34]郭仪引兵自杏园济河,东至获嘉,破安太清,斩首四千级,捕虏五百人。太清走保卫州,围之;丙午,遣使告捷。鲁炅自武济,季广琛、崔光远自酸枣济,与李嗣业兵皆会仪于卫州。庆绪悉举邺中之众七万救卫州,分三军,以崔乾将上军,田承嗣将下军,庆绪自将中军。仪使善者三千人伏于垒垣之内,令曰:“我退,贼必逐我,汝乃登垒,鼓噪而之。”既而与庆绪战,伪退,贼逐之,至垒下,伏兵起之,矢如雨注,贼还走,仪复引兵逐之,庆绪大败。获其弟庆和,杀之。遂卫州。庆绪走,仪等追之至邺,许叔冀、董秦、王思礼及河东兵使薛兼训皆引兵继至。庆绪收余兵拒战于愁思冈,又败。前后斩首三万级,捕虏千人。庆绪乃城固守,仪等围之。庆绪窘急,遣薛嵩求救于史思明,且请以位让之。思明发范兵十三万救邺,观望未敢,先遣李归仁将步骑一万军于滏,遥为庆绪声势。

[34]郭仪率兵从卫州汲县杏园渡过黄河,向东到达获嘉,击败叛军安太清,杀敌四千人,俘虏五百人。安太清退保卫州,郭兵包围,丙午(初七),派使者朝报捷。鲁炅从武渡过黄河,季广琛、崔光远从酸枣渡过黄河,与李嗣业队一起到卫州与郭仪会师。安庆绪发邺中的全兵七万来救卫州,分为三军,崔乾率领上军,田承嗣率领下军,安庆绪亲自率领中军。郭仪命令善手三千埋伏在军营垒墙的后面,命令他们说:“我如果领兵退却,叛军必定来追击,那时你们就登上垒墙,擂鼓叫喊而击。”郭仪与安庆绪战,假装退却,叛军遂来追赶,来到垒下,伏兵齐发而击,箭如雨下,叛军退走,郭仪又率兵追击,安庆绪大败。俘虏了安庆绪的弟弟安庆和,立即杀了他。于是克服了卫州。安庆绪败逃,郭仪等率兵一直追到邺城,这时许叔冀、董秦、王思礼及河东兵使薛兼训都领兵相继来到。安庆绪收罗残兵与官军战于愁思冈,又被打败。前后杀死叛军三万人,俘虏一千人。于是安庆绪城固守,郭仪等率兵包围了邺城。安庆绪危急,于是就派薛嵩向史思明求救,并请求把帝位让给史思明。史思明发范兵十三万想要救援邺城,但不敢冒然军,先派将李归仁率领步、骑兵一万驻扎于滏,与安庆绪遥相呼应。

[35]甲寅,上皇幸华清;十一月丁丑,还京师。

[35]甲寅(十五日),玄宗前往华清;十一月丁丑(初八),返回京师。

[36]崔光远魏州;丙戌,以前兵侍郎萧华为魏州防御使。会史思明分军为三,一邢、,一冀、贝,一自洹趣魏州。郭仪奏以崔光远代华,十二月,癸卯,敕以光远领魏州刺吏。

[36]崔光远率兵克复魏州,丙戌(十七日),朝廷任命前兵侍郎萧华为魏州防御使。这时史思明把军队分为三路:一路邢州、州,一路冀州、贝州,一路从洹军魏州。郭仪上奏请求让崔光远代替萧华,十二月癸卯(初五),肃宗下敕书命崔光远兼领魏州刺史。

[37]甲辰,置浙江西节度使,领苏、等十州,以升州刺史韦黄裳为之。庚戌,置浙江东节度使,领越、睦等八州,以尚书李为之,兼淮南节度使。

[37]甲辰(初六),唐朝设置浙江西节度使,辖苏州、州等十一州,任命升州刺史韦黄裳为节度使。庚戌(十二日),又设置浙江东节度使,辖越州、睦州等八州,任命尚书李为节度使,并兼任淮南节使。

[38]己未,群臣请上尊号曰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皇帝,许之。

[38]己未(二十一日),群臣请求上肃宗尊号为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皇帝,肃宗答应。

[39]史思明乘崔光远初至,引兵大下,光远使将军李拒之。贼势盛,连战不利,还趣城。贼追至城下,扬言曰:“召我来,何为不!”光远信之,腰斩,骁将,众所恃,既死,众无斗志,光远脱走还汴州。丁卯,思明陷魏州,所杀三万人。

[39]史思明乘崔光远初到魏州之机率兵大举攻,崔光远派 将李去迎战。由于叛军兵势盛,李连战失利,还兵退回城中。叛兵追到城下,扬言说:“李召我们前来,为什么不来呢!”崔光远中了叛军的离间之计,将李腰斩死。李作战勇敢,得军心,他死后,军心涣散,崔光远脱逃回汴州。丁卯(二十九日),史思明攻陷魏州,杀死三万人。

[40]平卢节度使王玄志薨,上遣中使往抚将士,且就察军中所立者,授以旌节。丽人李怀玉为裨将,杀玄志之,推侯希逸为平卢军使。希逸之母,怀玉姑也。故怀玉立之。朝廷因以希逸为节度副使。节度使由军士废立自此始。

[40]平卢节度使王玄志故去,肃宗派宦臣去安抚将士,并察看军中将士想要立谁为节度使,以便授给旌节,加以任命。丽人裨将李怀玉杀了王玄志的儿,推立侯希逸为平卢军使。因为侯希逸的母亲是李怀玉的姑母,所以李怀玉推立他为军使。于是朝廷任命侯希逸为节度副使。唐朝的节度使由军中将士自行废立从此开始。

臣光曰:夫民生有,无主则。是故圣人制礼以治之。自天、诸侯至于卿、大夫、士、庶人,尊卑有分,大小有,若纲条之相维,臂指之相使,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其在《周易》“上夫、下泽,履。”象曰:“君以辨上下,定民志。”此之谓也。凡人君所以能有其臣民者,以八柄存乎己也。苟或舍之,则彼此之势均,何以使其下哉!

臣司光曰:天下的民众都有望,如果没有君主,就会大。所以圣人制定礼来治理国家。从天、诸侯以至公卿、大夫、官吏、百姓,使他们尊卑有分别,大小有次序,就如网在纲上,有条而不紊,如手臂驱使手指,无不服从,只有这样,百姓才会服事他们的上层,在下层的人才不会有觊觎之心。《周易》说:“天尊在上,湖卑下,这是履卦。”象辞说:“君以此分辨上尊下卑,端正民众的意志。”这就是上面所议论的意思。凡是作君主的,所以能够控制他的臣民,是因为驾驭臣民的八权柄掌握在自己手中。假如舍弃这八权柄,那么君臣上下就会势均力敌,还怎么来统治臣下呢!

肃宗遭唐中衰,幸而复国,是宜正上下之礼以纲纪四方;而偷取一时之安,不思永久之患。彼命将帅,统藩维,国之大事也,乃委一介之使,徇行伍之情,无问贤不肖,惟其所与者则授之。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不治其罪,因以其位任授之。然则爵禄、废置、杀生、予夺,皆不于上而于下,之生也,庸有极乎!

唐肃宗逢唐朝中期大,有幸而复兴,应该端正君臣上下之礼,以统治四方,而他却苟且获取一时之安,没有想到会成为永久的祸患。任命将帅,统治地方,是国家的大事,却仅委派一介使者,曲从于士卒的意愿,不贤能与否,只是照军中将士的要求授给军权。从此以后,习以为常,而君臣还循守不变,以为是上策,这就是姑息。甚至副将士兵杀死或驱逐主帅,也不惩他们的罪行,反而将主帅的职位援给他们。但是这样一来,君主驾驭臣下的八权柄爵禄、废置、杀生、予夺,都不是自君主,而是于臣下,那么天下生还会有个完吗!

且夫有国家者,赏善而诛恶,故为善者劝,为恶者惩。彼为人下而杀逐其上,恶孰大焉!乃使之拥旄秉,师长一方,是赏之也。赏以劝恶,恶其何所不至乎!《书云》:“远乃猷。”云:“猷之未远,是用大谏。”孔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天下之政而专事姑息,其忧患可胜校乎!由是为下者常眄眄焉伺其上,苟得间则攻而族之;为上者常惴惴焉畏其下,苟得间则掩而屠之;争务先发以逞其志,非有相保养为俱利久存之计也。如是而求天下之安,其可得乎!迹其厉阶,肇于此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