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唐纪五十三(8/10)

尊号,称作睿圣文武皇帝。丙申(十三日),宪宗应允了这一请求。

[13]尉、集贤校理白居易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闻禁中;上见而悦之,召翰林为学士。

[13]县尉、集贤校理白居易写作乐府与诗歌一百多篇,婉言规谏时事,传到廷之中。宪宗看了白居易的乐府与诗歌后,很是喜,便传召白居易翰林院,担任翰林学士。

[14]十二月,丙辰,上谓宰相曰:“太宗以神圣之资,群臣谏者犹往复数四,况朕寡昧,自今事有违,卿当十论,无但一二而已。”

[14]十二月,丙辰(初三),宪宗告诉宰相说:“凭着太宗那样的圣明资质,群臣献的谏言尚且需要往返三四次哩,何况朕是愚昧寡闻的呢!从今以后,如果有什么不对的事情,你们应当论说十次,而不是仅仅论说一两次就算了事。”

[15]丙寅,以崇文同平章事,充宁节度、京西诸军都统。

[15]丙寅(十三日),宪宗任命崇文同平章事,充任宁节度使、京西诸军都统。

[16]山南东节度使于惮上英威,为季友求尚主;上以皇女普宁公主妻之。翰林学士李绛谏曰:“,虏族;季友,庶孽,不足以辱帝女,宜更择才。”上曰:“此非卿所知。”已卯,公主适季友,恩礼甚盛;望外,大喜。顷之,上使人讽之朝谢恩,遂奉诏。

[16]山南东节度使于岂惮宪宗的英明威严,为儿于季友请求娶公主为妻,宪宗便将皇女普宁公主嫁给了他。翰林学士李绛谏说:“于于虏族,于季友是于的偏房所生,不上帝室的女儿,应当为公主另选于名门、才的人才。”宪宗说:“你不知这里面的原因。”已卯(二十六日),普宁公主下嫁给于季友,宪宗对于家的礼遇很是隆盛,于于预料之外,到非常兴。不久,宪宗让人婉言规劝于前往朝廷谢皇帝的恩典,于便接受了诏命。

[17]是岁,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上之,总计天下方镇四十八,州府二百九十五,县千四百五十三。其凤翔、坊、宁、振武、泾原、银夏、灵盐、河东、易定、魏博、镇冀、范、沧景、淮西、淄青等十五七十一州不申外,每岁赋税倚办止于浙江东·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八四十九州,一百四十四万,比天宝税四分减三。天下兵仰给县官者八十三万余人,比天宝三分增一,大率二资一兵 。其旱所伤,非时调发,不在此数。

[17]这一年,李吉甫撰写成《元和国计簿》,献给朝廷。据该书记载,总计全国有方镇四十八个,有州府二百九十五个,有县一千四百五十三个。其中凤翔、坊、宁、振武、泾原、银夏、灵盐、河东、易定、魏博、镇冀、范、沧景、淮西、淄青等十五个七十一个州不向朝廷申报外,每年的赋税征收只靠着浙江东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等八个四十九个州,在编人共一百四十四万,比天宝年间纳税人减少了四分之三。全国依赖国库供给的军队有八十三万多人,比天宝年间增加了三分之一,大约每两人家供养一个士兵。若有旱涝灾害损坏收成,或者有临时的征发调用,还不能包括在这个数目以内。

三年(戊、808)

三年(戊,公元808年)

[1],正月,癸巳,群臣上尊号曰睿圣文武皇帝;赦天下。“自今长吏诣阙,无得奉。”知枢密刘光琦奏分遣诸使赍赦诣诸,意分其馈遗,翰林学士裴、李绛奏“敕使所至烦扰,不若但附急递。”上从之。光琦称旧例,上曰:“例是则从之,苟为非是,奈何不改!”

[1]季,正月,癸巳(十一日),群臣向宪宗献尊号,称作睿圣文武皇帝。宪宗大赦天下罪囚,规定:“从今以后,各地长官前往朝廷,不得献贡。”知枢密刘光琦奏请分别派遣各使者携带赦书前往各,想要分别占有各地赠送的财。翰林学士裴、李绛奏称:“朝廷派的使者每到一,就要烦劳搅扰一,不如只将赦书付驿站火速传递。”宪宗听从了二人的建议。刘光琦援引惯例反对,宪宗却说:“如果惯例是正确的,自然要依从惯例,如果惯例是不正确的,为什么不纠正呢!”

[2]临泾镇将郝以临泾地险要,,吐蕃将寇,以屯其地,言于泾原节度使段,奏而城之,自是泾原获安。

[2]临泾镇将郝认为临泾地势险要,,如果吐蕃准备前来侵犯,肯定要在此地驻扎,便向泾原节度使段言,经奏请后修筑了临泾城。从此,泾原获得了安宁。

[3]二月,戊寅,咸安大长公主薨于回鹘。三月,回鹘腾里可汗卒。

[3]二月,戊寅(二十六日),咸安大长公主在回鹘去世。三月,回鹘腾里可汗去世。

[4]癸巳,郇王总薨。

[4]癸巳(十一日),郇王李总去世。

[5]辛亥,御史中丞卢坦奏弹前山南西节度使柳晟、前浙东观察使阎济违赦奉。上召坦褒之,曰:“朕已释其罪,不可失信。”坦曰:“赦令宣布海内,陛下之大信也。晟等不畏陛下法,奈何存小信弃大信乎!”上乃命归所于有司。

[5]辛亥(二十九日),御史中丞卢坦上奏揭发前任山南西节度使柳晟和前任浙东观察使阎济违背赦书,献贡。宪宗召见卢坦,对他称赞问了一番以后说:“朕已经将他们的罪责免除了,这是不能失信的啊。”卢坦说:“赦令是向全国公布的,是陛下的大信用。柳晟等人不畏惧陛下之法,陛下怎么能够只顾小信用,反而丢弃大信用呢!”于是,宪宗命令将他们献的给有关门。

[6]夏,四月,上策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举人,伊阙尉僧孺、陆浑尉皇甫、前士李宗闵皆指陈时政之失,无所避;吏侍郎杨于陵、吏员外郎韦贯之为考策官,贯之署为上第。上亦嘉之,诏中书优与分。李吉甫恶其言直,泣诉于上,且言“翰林学士裴、王涯覆策。,涯之甥也,涯不先言;无所异同。”上不得已,罢、涯学士,为侍郎,涯为都官员外郎,贯之为果州刺史。后数日,贯之再贬州刺史,涯贬虢州司。乙亥,以杨于陵为岭南节度使,亦坐考策无异同也。僧孺等久之不调,各从辟于藩府。僧孺,弘之

七世孙;宗闵,元懿之玄孙;贯之,福嗣之六世孙;,睦州新安人也。

[6]夏季,四月,宪宗对有关门推举的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的考生举行考试,伊阙县尉僧孺、陆浑县尉皇甫、前科士李宗闵等人,指明并陈述当时政务的过失,都能够毫无避讳。吏侍郎杨于陵、吏员外郎韦贯之担任主考策对的官员,韦贯之将僧孺等人纳成绩优秀的上第中,宪宗对他们也很嘉许,颁诏命令中书省对他们从优安排。李吉甫讨厌他们言语直切,哭泣着向宪宗陈诉,而且说:“策对考试是由翰林学士裴和王涯来覆审定的。皇甫是王涯的外甥,王涯没有事先说明,裴也没有提异议。”宪宗没有办法,免除了裴与王涯翰林学士的职务,让裴侍郎,王涯任都官员外郎,韦贯之任果州刺史。几天以后,韦贯之又被贬为州刺史,王涯被贬为虢州司。乙亥(二十三日),宪宗任命杨于陵为岭南节度使,他也是由于主考策对时没有提异议而受到罚。僧孺等人长期不得调任,分别被藩镇征用为幕府的僚属。僧孺是弘的七世孙。李宗闵是李元懿的玄孙。韦贯之是韦福嗣的六世孙。皇甫是睦州新安人。

[7]丁丑,罢五月朔宣政殿朝贺。

[7]丁丑(二十五日),宪宗撤销了五月朔日(初一)在宣政殿举行的朝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