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难得的是这三位的名字里面都有一个‘笑’字,因此才会有‘倾城三笑’这个称,未知小弟说得可对么?”
段思廉微笑不语,却转向后那三人看去。
只见其中一人便也笑:“下官三人不过是后学末,莫说难以和贵国之中的人相提并论,便是我大理国中,亦是人才济济…我们三人不过是有幸德蒙圣上隆恩,这才小有薄名,令公实在是抬举了。”
——这大理国中的“三公”之职位亦是学自中原。夏、商、周三朝,朝廷都设有司徒官,为六卿之一,称为地官大司徒,职位相当于宰相。《周礼》之中曾有六官的记载,分别是天官大冢宰、地官大司徒、官大宗伯、夏官大司、秋官大司寇、冬官大司空,其职责大致相当于后世之“吏礼兵刑工”等六。《鼎》中亦有“令女作司土,官司籍田”等句。这司土便是司徒,与司、司空二职合称为“三有司”
那少年不意令千秋竟能直呼其名,却也微笑:“正是下官。”
三人闻言,便向段思廉和令千秋二人行礼退下。园中除了段令二人,尽是一内侍女。
令千秋见他谈吐斯文有礼,便:“大人莫非便是大司徒容笑语?”
地方的县、都也设有司、司空等官,如秦律中县有县司,《墨·杂守》有都司空、次司空。秋战国的铜官玺中也有不少县、都的司徒、司、司空之玺。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令千秋微微笑:“一切皆在意料之中。”
容笑语边左右二人,分别便是大理国的大司段笑谈和大司空应笑问。虽然大理国难比中原之疆域,但这三人年纪轻轻便已位列三公,实是罕见之事。
众人又闲讲了几句,段思廉便向三人:“今日时辰不早,三位卿可回府休息去了…方才所议之事,明日起便尽快去办罢!”
——到了汉代,中央职官曾一度取消司徒、司、司空三官。汉武帝时,改太尉为大司。汉成帝时,曾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旋复旧名。哀帝时,又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丞相为大司徒,与大司并称三公。东汉之时,大司空、大司徒去“大”字,改大司为太尉,称三公。魏晋以后,司徒、司空、司历代或并置,或单设,或皆废,但即使设置,一般亦皆为帝王向臣赏赐之虚衔,无实际职务。
——战国之时,司徒等官仍为诸国朝中重臣。《周礼》的六官,即包括三官在内。《礼记·曲礼》所说的五官,则于三官之外再加上司士、司寇。《荀·王制》之中所列的朝中诸要职中,也有司徒等三官。战国之制,设相以总揽朝中百事,而司徒、司居其下,已不能专摄国政。《商君书·境内》有国司空,而秦律中有司空。则国司空本作司空,当是丞相之下主一国土等事务之官。战国时常称军将或军师为司,如《战国策》言齐田单“禽燕之司而收千里之齐”燕司指燕将骑劫。《》说大司为三军之帅。在军队的将帅之下还设有担负不同任务的司之官,如《墨·号令》中有役司,银雀山本《孙兵法》的《见吴王》曾云军中有司、司空、舆司空。
——秋之时,各诸侯国的官制之中仍有司徒等三官,但因与当时的官制变化有关,朝中重臣已不止这三官。另外,司徒等官在各国的地位也不一样。鲁国的执政三卿中,季孙为司徒,叔孙为司,孟孙为司空,其他各国很少与此相似。宋国有时以大司为六卿之首,有时以司城为执政。与宋为邻的曹国也有司城听政之例。晋国因僖侯名司徒,故无司徒之官。楚国的官制与中原诸国尤为相异,以令尹、司为执政。秋时司徒等官名之前也有加一大字者,如宋、楚有大司,宋、鲁有大司徒,晋、郑有大司空。宋的司与大司并列于六卿,可知两官虽有差异,但俱属显职。楚、曾两国在司或大司以外,又有左司、右司,两者当为司之属官。在军队中也设有这一类的官,如晋军中有司、司空,是较军尉为低的官职。齐有锐司徒、辟司徒,是专锐利兵和堡垒的官吏。
段思廉:“贤弟,今日去赴鄯阐侯滇池之宴…他却有什么话说?”
只见段思廉又向周遭人等:“你们也退下!”众人依言而退。令千秋见段思廉显是有些话讲,便等着他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