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1月17日,作家路遥离开了这个不平凡的世界。也就是这一年,路茗茗跟随自己的母亲林达来到了北京。
下面我们不得不提到路遥的妻林达女士。在关于路遥先生的很多文字记载中,很少提及他的妻林达女士,但路遥无论是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还是获得茅盾文学奖后光环加,林达女士都默默地站在他的后,情地凝视着自己的丈夫。据路茗茗介绍,颇文学才华的林达女士是当年到延安的北京知青,在延安队时认识路遥并与之产生情。路遥考上延安大学后,大多经济来源是靠林达资助的,林达在北京的家里境况好,在经济上给了路遥很多接济,就连路遥在学校里的被和褥,都是林达给路遥准备的。正是因为有了林达,路遥在延安大学能够安心读书和行文学创作。路遥从延安大学毕业后担任《陕西文艺》编辑,到西安工作,林达也到西安电影制片厂担任编辑工作。1979年路遥与林达生下了他们的女儿路茗茗后,路遥才思涌,1980年路遥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并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其后,路遥在创作《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作品时,长期离开西安到外地采风和创作,林达则撑起了家的全重担。直到路遥去世后,林达还经常托人捎钱给路遥远在延安的养母。
文革之后,大批队知青纷纷返城,在当地结婚的知青也开始通过各方式返城。为了孩的前途,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路遥和林达也在为此努力着,经过多方斡旋,1992年林达和路茗茗把迁到北京,也就是这一年,路遥先生去世。
路遥先生离开之后,林达与一位教授结婚。路茗茗也开始在北京读书,直到中毕业后考北京一所大学学习平面设计专业。路茗茗之所以选择学习这个以图书装帧为主的专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亲路遥是一位受人尊重的作家。
客观地说,虽然对父亲充满了,也知自己的父亲是一位名满天下的作家,但真正动路茗茗的,还是路遥去世10年后,延安大学举办的一次路遥铜像揭幕仪式。
路遥毕业于延大中文系,因其对中国文坛的卓越贡献,被延大师生视为母校的骄傲。延安大学为路遥铸造了一座60厘米的上半铜像立在图书馆前,以此纪念路遥,也为激励全校师生奋不息。2002年4月6日,作为路遥的女,路茗茗受邀到延安大学参加路遥雕像的揭幕仪式。
路茗茗是十几年来第一次回到延安祭奠自己的父亲,她受到了延安大学师生们的烈迎。中国作家协会的领导以及陕西省作协主席陈忠实和来自全国的文学界名参加了揭幕仪式,并在路遥墓前鞠躬献。在揭幕仪式上,一直将路茗茗视如自己女儿的中国文联原副主席张锲见到她非常兴,一直地握着路茗茗的手说:“路遥在生活中是我的兄弟,在文学路上,他是我的兄长。他的女儿我一直在好好照顾,如今也已成人,希望路遥能放心了。”
在揭幕仪式上,很多著名作家和大学生都把对路遥先生的尊重传达给了路茗茗。已经长大成人的路茗茗明白,他们其实是在以另一方式尊重父亲终生从事的文学事业。那么,作为路遥的女儿,自己又是学习平面设计专业,自己对于父的最好报答,就是自己亲自设计父亲的作品,用更好的方式传达给读者。
有了这个念,回到北京的路茗茗开始注意搜集各家版社版的路遥作品。路茗茗发现,由于时代和技术的原因,版路遥作品的版社共有几十家,而且很多家都超过了专有版权的期限,却仍在销售路遥的作品,加上当初版作品时,我国还没有严格照著作权法签订版合同,有的版社专有版权的期限超过常规的5年,有的甚至长达10年甚至更长。尤其是早期版的路遥作品,大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设计、印刷糙等问题。因为路遥的作品拥有大量的阅读者和购买者,尤其是《平凡的世界》,不但多家正规版社版过,而且现过多不同版本的盗版书。经过咨询有关著作权方面的专家之后,路茗茗决定对以往路遥作品的无序版行一次规范,以此缅怀自己的爸爸。
路遥去世之后,林达和路茗茗作为路遥的妻和女儿,对路遥的遗产享有法定继承权,母女二人共同享有路遥作品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在路茗茗未满18岁,还不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下,林达作为路茗茗的法定监护人和权利的共有人,与有关版社签订了版路遥作品的《图书版合同》,这其中包括1997年6月与太白文艺版社签订的版《路遥全集》的版合同。稿酬为每千字30元,合同有效期为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