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风雨。
看书的时候,书上总有绰绰人影,其中有我,我总在那里。
有一年,到图书馆去,翻一本《在堂笔记》,那是俞樾先生的集,红绸装的封面,打开封底一看,竟然从来也没人借阅过,真是“古来圣贤皆寂寞”啊!”心念一动,便把书借回家去。书在,在,但也要读者在才行啊!我的读书生涯竟像某些人玩“碟仙”仿佛面对作者的魄。对我而言,李贺是随召而至的,悲哀悼亡的时刻,我会说:“我在这里,来给我念那首《苦昼短》吧!念‘吾不识青天,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来煎人寿’。”读那首韦应的《调笑令》的时候,我会轻轻地念:“胡胡,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一面觉得自己就是那从唐朝一直狂弛至今不停的战,不,也许不是,只是一激情,被所迷,被莽莽黄沙和胭脂红的落日所震慑,因而心绪万千,不知所止的激情。
他噤而不答。
如果是我,我会走,说:
撒母耳果真第四度听到声音,夜空烁烁,廊耸立如历史,声音从风中来,声音从星光中来,声音从心底的声中来,来召唤一个孩。撒母耳自此至死,一直是个威仪赫赫的先知,只因多年前,当他还是稚童的时候,他答应了那声呼唤,并且说:“我,在这里。”
而他们嘴里所说的淡,在台北人看来,也不过是咸涩难咽的怪味罢了——只是于他们却是遥不可及的梦。
“我在”意思是说我席了,在生命的大教室里。
“亚当,你在哪里?”
“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上帝,我在,我在这里,请你看着我,我在这里。不比一个凡人好,也不比一个凡人坏,我有我的逊顺祥和,也有我的叛逆凶戾,我在我无限的求真求的梦里,也在我脆弱不堪一击的人里。上帝啊,俯察我,我在这里。”
这辈从来没喝得那么多,大约是一瓶啤酒吧,那是端午节的晚上,在澎湖的小离岛。为了纪念屈原,渔人那一天不海,小学校长陪着我们和家长会的朋友吃饭,对着仰着脖的敬酒者你很难说“不”他们喝酒的样和我习见的学院人士大不相同,几杯下肚,忽然红上脸来,原来酒的力量竟是这么大的。起先,那些宽阔黧黑的脸不免不自觉地有一份面对台北人和读书人的卑抑,但一喝了酒,竟人人急着说起话来,说他们没有淡的日怎么苦,说淡如何修好了又坏了,说他们宁可倾家产,也不要天天开船到别的岛上去搬运淡…
读书,也是一“在”
我们原来只是想去捐书,只是想为孩们设置阅览室,没有料到他们红着脸着脖叫嚷的却是!这个岛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鸟屿,岩岸是丽的黑得发亮的玄武石组成的。狼大时,珠会过教室直落到场上来,澄莹的蓝波里有珍贵的丁香鱼,此刻餐桌上则是酥炸的海胆,鲜的小鳝…然而这样一个岛,却没有淡。
几年前,我在山里说过的一句话容许我再说一遍,作为终响:
我能为他们什么?在同盏共饮的黄昏,也许什么都不能,但至少我在这里,在倾听,在思索我能的事…
“小撒母耳,回去吧!有些事,你以前不懂,如果你再听到那声音,你就说:‘神啊!请说,我在这里。’”
我当然不是先知,从来没有想“救星”的大志,却喜让自己是一个“急待命”的人,随时能说“我在,我在这里?”
《旧约·创世纪》里,堕落后的亚当在凉风乍至的伊甸园把自己藏匿起来。上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