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肯定是把埋伏买在树林里面了,撤!撤回去以后想想呢,又不甘心,第二天他又来了,这回曹真的把伏兵埋伏到树林了。
*历史上的空城计看来是有的,但是它不属于诸葛亮,而是属于曹。通过易中天先生的以上分析可以看,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三国历史,每个人也都会站在不同的角度评三国人,所以这就造成了空城计这张冠李的冤假错案。那么,我们现代人应该据什么标准来看待三国这段历史呢?
现在我们知了,历史有三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那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历史呢?我个人的看法还是首先要清楚历史的本来面目,就是清楚历史形象。
对于三国来说,还是要读《三国志》。三国志的作者叫陈寿,是现在四川省南充市人。陈寿完成《三国志》这著作的时间距离西晋统一中国只有五年,就是相隔的时间不是很久。第二呢,陈寿这个人治学非常严谨,他收集来的材料但凡是他觉得可疑的,他宁肯不用,留下来的应该说是基本可靠。但是正是因为陈寿有这样一个特,所以《三国志》这本书非常地简略,不是太好看。所以过了130年,又有裴松之来为《三国志》了注。一般人为古书注主要是行一些解释,比方说名词解释、动词解释、时代背景介绍,怕你看不懂,一个注。裴松之的注不一样,裴松之把陈寿弃而不用的材料,以及陈寿写《三国志》所看不到的材料有选择地补充了去。补充的时候裴松之也了一个甄别工作,就是他认为不可靠的材料,他会在后面加以说明,就是我认为这个东西是靠不住的,我认为这个时不可能的,理由是什么什么什么。那么如果几个材料是矛盾的,裴松之就采取并存的方式,罗列在这里,让后来的读者自己去甄别。所以裴松之的注也是比较可靠的。
所以要清三国的历史面目,历史形象,也就是这两个东西:陈寿的《三国志》、裴松之的注,寿志裴注。但是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也不是没有意义的,比方说空城计这个故事,钱钟书先生就认为是“不欺售欺”的典型,什么叫“不欺售欺”呢?就是以不欺骗来欺骗。我这里面没有人,我明明白白就告诉你是没有人啊,结果呢,对方还不相信。你越是说我这城里面真的没有兵,他越不相信。这叫“不欺售欺”钱先生认为这是一个典型。
因此《三国演义》这本书历来被当作兵书来看。明清之际,清人要关,他们就用《三国演义》教材。当时把《三国演义》翻译为满文,印了一千份,作为内文件发给一定级别的贵族和官员阅读。甚至还有这样的故事,说是有一个满洲将军结识了一个汉人,成了朋友以后这个满洲将军说,你这汉人不错,来来来,你到我房间来,我给你看一个内文件,不公开的。打开一看,《三国演义》。因为哪怕就像空城计那样的例,它也有心理学的问题,它实际上是一个心理战。所以为三国演义批文的宗岗父他有个说法,他说只有谨慎的人才不会大胆的事,也只有谨慎的人才最能够大胆的事,因为这个谨慎的人他一生都小心谨慎,他突然大胆一回没人相信。诸葛亮就是一个很谨慎的人,叫诸葛一生惟谨慎,他谨慎了一辈突然来一个空城计,那司懿不相信了,因为只记住了他平时的小心谨慎。当然这个事情也就是碰上了司懿是个知识分,想问题比较复杂,所以后来有个叫魏禧的人说了,他说如果是碰上一伙山贼,一伙盗,土匪,他哪想那么多,他娘的老去再说!诸葛亮不就抓走了吗?
所以,三形象,各有各的理。那么我们这个系列要的工作,就是把这三形象都告诉观众朋友,然后行讨论。也就是说我们要三件工作:第一是还原,就是还原到历史的本来面目;第二是比较,就是比较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有什么不同;第三是分析,就是分析一下这个形象为什么会演变。实际上,品读历史也可以有三意见,一是站在古人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叫历史意见;第二是站在今人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叫时代意见;第三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叫个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