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关东联军”组成以后,袁绍当了盟主,一下野心就大起来了,我现在是“关东军”总司令啊。但是这个人胆没有野心大,他不敢带着“关东联军”去攻打洛和长安,他想个什么办法呢?脆这个地方我不了,董卓不就这样吗,让他去,我在我的这个地盘里面另外立一个皇帝,我这个皇帝如果立成功了,将来我就是开国元勋啊。他要立谁呢,幽州牧刘虞。但是袁绍的这个法并没有成功,第一个刘虞自己就不,刘虞说我忠于大汉王朝,我是规规矩矩大汉王朝的一个臣,绝无谋逆、谋篡的野心,你不要跟我来这一。那么这个事情袁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找刘虞,当然因为他要立刘虞皇帝,必须刘虞同意。而且袁绍也有一个虎虎过得去的理由,他就是说你看当今皇上这么年幼,又在董卓的手上,是死是活我们现在都不清楚,国不可一日无君,你是宗室的长者,你应该来组织一个政府。刘虞说你不要我,你再我我跑匈去,我宁肯投奔匈我也不会这个事。
,洛城就不知董卓带来了多少人,因为每天都有董卓的军队开来。所以他也是很狡猾的,他这么一他发现他忽悠成功了,也发现洛城的什么士大夫、知识界没有他以前想象得那么了不起,也是可以忽悠的,那我这回就忽悠个大的,换皇帝。董卓想你们不是都不听我的吗?我不是没有威望吗?你们不是都崇拜皇帝吗?你们不都是听皇帝的吗?要是我连皇帝都能换,看你们听谁的!但是董卓没有想到,这个皇帝是不可以随便换的,所以董卓这个提议提来遭到了整个士大夫烈地反对和抗议,是得他大开杀戒,这才是把皇帝换掉。但是从此,他变成了人民公敌,全国人民都在说董卓随随便便就把皇帝换了,这不是臣贼还是什么东西!因为在当时人的睛里皇帝是一国之君,也是一国之本,换皇帝就等于动摇国本,只能造成天下大,这是绝对不能同意的,哪怕你换上去的还是姓刘的那也不行。
“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
那么袁绍也不死心,这个事情袁绍也跟曹至少说了两次,第二次袁绍请曹喝酒,从袋里掏一个印来,一个玉的印,这个在古代叫什么?叫玺,是皇帝用的。给曹看,你看,我有这个了。我估计这个印是袁绍私刻的,他不可能把皇帝
就是撤换皇帝这个事情是最不吉利,也最有风险的。曹说,你想想当年的“七国之”吴王刘濞联合另外六个王国以“清君侧”为名以想推翻汉景帝,自己来当皇帝,结果怎么样呢,不得人心,一败涂地嘛。曹说请你们想一想,你王芬一个冀州的刺史,你的力量比得上当年的“七国”吗?你们要立的那个合侯他的份、地位、人缘、威望比得上当年的吴王刘濞吗?比不上你们还要,不是自取灭亡吗?不听,继续,结果呢,谋败,许攸畏罪潜逃,王芬畏罪自杀。所以董卓虽然是成功了,但是他留下千古骂名,成为全国共讨之、天下共诛之的“众矢之的”这是董卓最后要灭亡的原因之一。
本章尚未读完,请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事情其实以前也有人过的,东汉灵帝末年,有一个冀州刺史叫王芬的他就准备换皇帝,他准备在汉灵帝巡的时候谋把汉灵帝掉,换一个叫合侯的人去当皇帝。这个合侯是谁呢?现在不知了,不清楚了,反正也是他们刘家的一个宗室。参与这个事情的就有后来背叛袁绍投奔曹,最后又被曹杀掉的那个许攸,所以曹和许攸确实是老朋友。他们这个事情想拉曹伙,写信给曹。曹上回了一封信,开就说:
那么曹也不赞成,袁绍的这件事情是跟曹商量过,但曹很清楚,曹知要的这个事实际上是要成立一个“亡政府”严格地说成立“亡政府”这件事不是完全不可以,这也是政治斗争当中的一手段,我们读历史知在国家非常时期是可以在京都以外的地区,甚至在国外成立“亡政府”的,但是它有一个前提就是现任政府必须是实际上已经被推翻不存在,或者被敌国占领了首都,灭掉了现存政府,或这是被国内的叛叛军灭掉了。就是现任政府不存在了,那么你可以建立一个“亡政府”;那现在现任政府还存在,至少汉献帝还是名义上的大汉天,董卓也还是名义上的大汉臣,大汉并没有亡嘛。你这个时候另立一个皇帝,那就是另立中央,另立中央就是搞分裂。而曹是决反对分裂,主张国家统一的,而且曹也非常清楚袁绍这个人本成不了大事,所以予以拒绝。
*董卓靠着废立皇帝起了他不是皇帝的皇帝梦,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这法为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最终使他走向了灭亡。可惜有一个人却不懂得“前车之覆,为后车之鉴”的理,他居然又来重蹈董卓覆辙,这个人就是袁绍。但袁绍的法比起董卓来也未必明,那么,他又是怎样对待现任皇帝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