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章淮军京,此事万万不可声张。”
“才遵命,喳!”李莲英一抖蹄袖跪下接旨。
恭亲王府。
奕欣一人独自在书房内来回踱步,思考着刚才同皇上的谈,分析皇上的用意。
皇上今天推心置腹,讲一些肺腑之言,大有临危托孤之意。从皇上表情看,皇上确实病得不轻,并不仅仅是天,也许还有其他病,万一皇上崩驾,自己应该如何呢?
我奕欣虽为皇叔,但由于与慈禧太后的一些隔,自己与皇上也并不是关系洽,心中有时也相互防犯。记得重修圆明园时,自己就和皇上发生了矛盾,还差连王爵也给丢了。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这同治帝外柔内刚,与其母后叶赫那拉氏慈禧颇为相似,自从新婚独立执政后,每事亲自过问,遇事理也雷厉风行,很得一班朝臣拥。母后慈禧虽归政于同治,但遇有军国大事或一品大员升迁之类的事便亲自问询,甚至派内监密行查探,事后还当面训斥,责他不来禀告。而这同治帝也刚倔,认为母后归政就不必涉国政,母后越是让他禀报,他越是不去禀报,因此母之间关系日渐疏远。
而慈安太后自从归政后,独在静养,以安度天年,凡事不闻不问。同治帝每次拜谒时总是和颜悦,关怀备至,没有丝毫太后训斥的容颜。这样一来,同治帝渐渐疏离了自己的亲生母后与慈安太后关系切近,直把慈禧太后恨得直咬牙。
后来为了一件微不足的小事,母两人简直要闹翻了。
那是去年夏季,四川总督一职空缺,同治帝立即从吏中调一官员递补上。偏在这时,有人了二十万两银走李莲英与慈禧太后的后门想谋得这一职位,慈禧太后当时满答应。想不到皇上没给他们打个招呼竟另安排他人,慈德太后在别人面前许下的诺言无法兑现,自觉脸面无光,还白白失去这二十万两银的收,能不气恼皇上吗,她派太监把皇上叫去狠狠训斥一顿,并威同治帝将那官员调回,重新补上她的这个人情。同治帝不买帐,反和母后大吵一顿。
同治帝回到慈宁城越想越窝气,他便把这消息的太监找来,一气之下杀了两个太监。慈禧听了更是大发雷霆,认为这是皇上杀吓猴,给她难看,一连几天不愿吃饭,最后还是同治帝前去赔礼方才气消。
同治帝虽然赔了札,但心中仍十分气恼,从此不愿储秀拜见西后。同治帝情绪低落,心情懊丧,内侍文喜和桂宝等人便怂恿同治帝搞一些娱乐活动,重建圆明园。同治帝也早有此意,每次外来到圆明园时,他都十分伤,这是大清国的耻辱,这是先父皇大行皇帝的屈辱,为此,先父皇命丧承德,同治帝每想此事都觉得心中有愧,想重修这被英法侵略军焚烧的园林,以洗先父皇之辱。
这事还没着手实施,恭亲王奕欣知了,他思考国家刚刚平稳,财政收也不宽裕,再加上这几年表面上虽然太平,而实际上危机四伏,西欧各大国与东洋日本还有沙皇俄国都在虎视眈眈地觊觎大清朝这块。现在皇上刚刚独立掌政就不思取,大兴土木,这大清几百年的业绩将如何沿续。想来想去,他不面谁还有面呢?为亲王,又是皇叔,先皇临终还有托孤之辞。
这天,奕欣来到养心殿面见同治皇上,苦婆心地劝谏皇上不能重修圆明园。同治帝本来因与母后的关系破裂而心情不好,最近为了修建圆明园之事心中稍稍快活一些,想不到这恭亲王竟絮絮叨叨讲了半天,什么君德、俭德、勤政国之类的话,气得同治帝一拍御案站了起来:
“奕欣,你有完没完,要知我是皇上,皇上,朕已经独立执政,不需要你们在朕面前指手画脚!如果你们都活够了,朕立即送你们下地狱。”
奕欣还要辩解几句,同治帝说完,气得将御案上的奏折打翻在地,拂袖走了。奕欣无可奈何地摇摇退。
奕欣退后,同治帝越想越气,这些老朽都向他施加压力,一个个虽然声声归政不预政事,但事事又都钳制他的手脚,什么事都不能自由自在,哪有一国之君风度与权威。“哼!不杀他几个,这些人是不能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同治自言自语。
他想起先祖康熙计杀鳌拜,剪除一帮大臣才得以独掌国事,自己何不效法先祖呢?
于是,同治帝诏见军机大臣大学士文祥等人,命他前往恭亲王府下旨,让恭亲王奕欣赐死。这几位军机大臣一听,吓得扑通跪倒在地,一齐叩为奕欣求情。
同治帝一见这些军机大臣都下跪求情,冷笑一声说:
“哼!你们都是他的党羽,”
文祥等人更是叩求饶:“皇上息怒,臣等不是为他求情,恭亲王劳苦功,勤劳俭朴,有罪也不能赐死,先皇对他都特别重,望圣上看在先皇份上免他一死。”
“好,死罪免去,活罪不饶,割去王爵!”
就这样,恭亲王的王爵给免了。
一天,同治帝去拜见慈安太后,谈及此事,慈安方知恭亲王的王爵被割了,大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