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明代神宗时,内阁大学士张居正为神宗编写的,图文并茂,生动传神,就像现时儿童都喜看的卡通片,特别有利于幼儿的启蒙教育。光绪也不例外,他随着翁同和翻动的书页,在一帧帧的画面上连不已,并拿一副少年老成的样不断地称赞,偶尔还问上几句。
翻看一会儿后,翁同和待光绪稍稍休息片刻又提笔在一张白宣纸上写下“帝德”二字,先朗声读一遍,再让光绪跟着读。等光绪背会,翁同和又在“帝德”后面写下“如天”二字,再接着带领光绪念并讲解这四个字的意义。
汉文启蒙礼毕,又开始满文启蒙,这样前后行了近一个时辰,启蒙典礼又在一片快的乐曲中结束。
从此,光绪的求学生涯就这样开始了。
光绪每天的生活很程式化,每天早晨起来先是到钟粹慈安太后那里请安,然后到储秀慈禧太后那里请安。第二件大事就是早饭后跟着两太后上朝,上朝结束后再回到上书房听师傅讲课与读书,练习书法或习武练剑。
光绪很聪明,学习也很用功,记忆力和领悟能力都很。每天从上书房回到后后,他总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讲给慈安太后听听,对于慈禧太后,光绪虽然有畏惧,但在她面前照样能讲得是,博得慈禧的夸奖,这也是光绪最能讨慈禧心的一。
翁同和给光绪所传授的课程主要是儒家治世经典五经四书。考虑到光绪的年龄,翁师傅首先从《大学》开始,对于如此奥的儒家经典,年仅6岁的孩理解起来是非常吃力的,翁师傅就先是自己念让光绪听,让光绪有个大致的印象后,就让他自己读,最后翁师傅逐字逐句的讲解,把许多古代帝王将相、仁臣武士的故事加其中,这是光绪最兴趣的。小光绪听到兴,时常手舞足蹈,有时兴奋得咧开小嘴憨笑,并问个不停,每当此时,翁师傅更是讲得神采飞扬,冒白沫。
为了让光绪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翁师傅结合儿童学习的特,和光绪对图画有特别的偏好,就亲自绘制许多图书作为辅助教材帮助光绪增长知识,如《天人战图》、《民图》、《农耕图》等。
这天早朝过后,光绪像往常一样来到上书房听课,翁同和讲了一会儿,见光绪力不集中,心:也许今天皇上累了,就少讲一会儿,让他休息一下再讲。
光绪愣楞地坐了一会儿,突然问:
“翁师傅,丁宝桢是什么人?”
翁同和微微一怔,他也隐隐听说朝中正在讨论的一件大案,是关于丁宝桢和王正起的。皇帝虽然年小,但毕竟是一国之主,据太后的意思,皇上年小,对于朝中的事尽量讲得少一些,免得皇上分心不用功读书,影响将来理朝政的能力。但皇上既然问起了,也应该讲一,便随答:
“丁宝桢是山东巡抚,就是掌山东一个省的刑察案件和官吏升降的官员。”
“哦,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皇上,判断一个人是不能简单他说他好与坏,应从多方面加以分析,比如从他二向的为人与作风,对工作的态度,事的动机还有他所的立场。有的人表面上很好,暗地里却很坏,有的人给人的表面印象可能不好,但这样的人可能为人非常正直,坦诚。”
光绪似懂非懂地说:“判断人好坏还有哪些要求呢?”
翁同和到光绪很小,但较懂事,这些判断是非的标准让他早早知更好,将来也个明君,便耐心开导说:
“人人都说好的却不一定好,人人都说坏的也不一定坏,每个人都有他的敌人,一个人只有让他的朋友说好敌人说坏的人才是好。如果朋友和敌人都说好或都说坏,他怎能是个好人呢?”
光绪又,翁同和继续开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