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招致,而到悲哀。现在,陛下贵为天,富有四海,居得以招致祥端的尊位,手持可以招致祥瑞的权势,又有能够招致祥瑞的资质;品行尚而恩德厚,脑聪明而心地善良,护百姓而尊重贤士,可称得上是仁义君主了。但是,天地没有相应的表示,祥瑞没有现,原因何在?主要在于没有推行德教化,百姓没有走上正路。百姓追逐财利,就如同向低一样,不用教化筑成堤,就不能阻止。古代英明的君主知此理,所以面南为王治理天下时,没有不把教化作为本大事的。建立太学,以便在都城兴起教化,兴办学府,以便在地方城邑中开导民众,当时的刑罚很轻而没有人犯法禁,其原因在于推行了教化而社会风俗很好。圣明的君主继承世,首先要把它的一切残余全扫除,还要推行教化,提教化;教化已见明效,好的社会风俗已经形成,孙后代沿袭不变,实行五六百年也不会衰败。秦朝毁弃先代圣王的治国之,实行不顾长远、只顾前的统治方法,所以立国仅有十四年就灭亡了。秦遗留下来的恶劣影响至今还没有清除,导致社会风俗浅薄恶劣,百姓不讲忠信德义,抵冒犯,殊死反抗,风俗竟然败坏到如此程度。我私下了这样一个比喻:琴瑟声音不和谐,严重时必须解下旧弦,更换新弦,才可以弹奏;实施统治遇到了阻碍,严重时一定要加以改变,才能治理好国家。所以,自从汉朝得到天下以来,一直想治理好国家,但至今没有治理得好,其原因就在于应当实行改革的时候而没有实行改革。
“我听说圣明的君主治理天下,臣年幼时就学习知识, 成年后就给他官位以磨砺他的才能,颁给爵位俸禄以培养他的品德,实施刑罚以威慑他的罪恶念,所以,百姓才能通晓礼义,而以冲犯君主为耻。周武王奉行天下大义,推翻了独夫民贼,周公制作了礼和乐来修饰周政;到了成王、康王的大治时期,没有人犯罪,监狱空虚长达四十多年。这也是教化的浸和仁义的布,而不止是伤残的刑罚的成效。到秦代就不是这样了。秦尊奉申不害、商鞅的法令,实行韩非的学说,憎恶圣明帝王的治世之,提倡贪求财利的风俗,只看虚名而不注重实际,好事的人不一定能辛免受刑罚,而坏事的人也不一定能受到惩罚。因此,百官都粉饰虚名假誉而不注重实际政务,表面上有侍奉君主的礼仪,内心却有背叛君主的念,虚作假,追逐财利,毫无廉耻;所以遭受刑罚的人很多,死人相连,但是犯罪却没被制止,是风俗的影响造成了这样的状况。现在陛下统治全国,天下没有不服从的,但是却没有给百姓带来功德,大概是由于您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吧。《曾》一书说:‘尊重所听到的理,他就算是明了;实践所知的的知识,他就算是光大了。明光大,不在于别的,就在于认真注意罢了。’希望陛下能依据所听到的理,真诚地信奉它并把它推行开来,那么,您与圣明的三王就没有什么不同了!
“平常不招徕和尊重士人,而想求得贤能之臣, 就好像不雕琢玉石而想得到纹丽的玉一样。所以,招徕和尊重士人的方法,莫过于兴建太学;太学,是贤士的来源,是推行教化的本。现在,让一郡、一国的所有民众都来回答,而没有一个符合诏书要求的人才,这说明上古圣王之常常灭绝了。臣希望陛下兴建太学,设置学识渊博的老师,用来培养天下的士人,经常考试以便学生能全面表现自己的才能,就可以得到类萃的人杰了。现在的郡守和县令,是百姓的表率,其职责就在于上承仁德而向下传播教化;所以,如果这些表率人无德无才,就会君主仁德不能传播,恩泽不能布。现在的官吏都不能教化民众,有的还不遵守朝廷的法度,残酷地待百姓,与坏人勾结,贪求财利,百姓贫困孤弱,冤屈痛苦,无法维持生计,十分不合陛下的心这都是官吏不称职造成的后果!
“官吏大分自郎中,中郎、二千石官员的弟, 选任郎官又以家富于资财为条件,所选的人未必是贤能的人。而且,古代所说的‘功’,是照任官政绩的好坏来区分大小,并不是指任职的累积时间;所以,本事小的人,即使是任职时间很长,也仍小官,贤能的栋梁之才,即使是任职时间很短,也不妨辅政大臣,所以,官吏们都尽心竭力,一心好本职工作而建功立业。现在就不是这样了。累积时日就可以猎取富贵,任期长久就可以升官晋职,因此,廉洁与耻辱相互转化搀杂,贤能和不肖混淆,不能判明真伪。我认为应让列侯、郡守、二千石官秩的官员,各自从所理的官吏、百姓中选择贤能的人,每年向朝廷选送二人,到中服务,而且可以用这方法来观察大臣的才能低;选送的人有贤德,就给以赏赐,选送的人不好,就给以惩罚。如果这样,所有二千石官员都会全力以赴地寻求贤人,天下的人杰都可以成为国家官员而为皇上效力了。把天下的贤人都收到朝廷中来,那么,三代圣王的功业不难于造就,而且尧舜的名也可以企及。不要用任职时间长短计算功劳,而以实际考察来的贤能为上,据各人才能大小给以不同的官职,查品行的低而确定不同的地位,就会使廉洁和耻辱、贤与不肖区别得很清楚了!
“我听说积少成多,积小成大,所以古代的圣人, 没有一个不是由默默无闻而变成名远扬,由卑徽而达到显赫;因此,尧起步于诸侯之位,舜兴起于山之中,并不是一日之内突然显赫起来,应该说是逐渐达到的。言语是由自己说来的,不能阻;行为是由自来的,无法掩饰;言语和行为,是治理天下的重要内容,君正凭借着它而动天地。所以,能好一切小事的人,才能成就大业,能注意一切细徽的人,才能功德彰明。本积累善德,就像人的长时那样,每天都在增长自己却不知;本积累恶行,就像灯火消耗灯油一样,自己也没有察觉;这正是唐尧虞舜成就名和夏桀商纣令人悲悼戎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