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去,最后停在昭和三十七年,接着,又将
指往下移到与“年代”栏对应的“内容”栏,只见栏内写着如下文字:“海豹肢畸形儿事件。”
啊!我不禁惊呼声,一个意想不到的解答竟
现在我们
前,看来无言辩解的并非御手洗。古井教授屏声凝气,一脸愕然。
“你知海豹肢畸形儿事件吧,起因是德国药厂制造的某
安眠药。这
药
有
大的
眠效果,在
动
实验时完全没有问题,但用在人
上后,却
现了畸形儿。在现在常见的
污染与药
毒害复合化前,畸形与药
间被证明存在因果关系的例
是非常罕见的。服用这
安眠药的母亲所产下的婴儿,都没有健全的双手,有的是从肩
直接长
手掌,有的则从手肘
位长
手掌,因此用‘海豹肢’来形容。显然,陶太也是这样的海豹肢畸形儿。这可由刚才我拿
的两枚棋
来证明。第二枚棋
是,当陶太想自己
理柠檬时,香织说‘还是把刀给我吧,让我来
理’,这是因为陶太的双手不方便,难以
把四片柠檬叠起来,然后用茶匙背压挤果
的动作。
“再来看最初拿的那枚棋
。陶太房间的书架上堆满了有关环境污染和药害方面的书籍,他非常
心地阅读和学习这些书籍,其理由现在也不难理解了。他本人是药
的受害者,从广义来说,药害也是环境污染的一
分,所以他比一般人更关心这方面的问题。
“其实,海豹肢畸形儿这个关键,应该能解释这两颗棋
的谜团。我在举
这四枚棋
之前,还提
过其他的棋
。你记不记得,我曾指
陶太不
手表而使用怀表?此外,教授也提
一枚棋
:在树荫下
现的恐龙噬
了陶太的左手,但很快他的肩膀又长
新手。
“这些情节告诉我们陶太装了假肢的事实。因为是假肢,佩手表很不方便,所以才用怀表。也因为是假肢的关系,即使被恐龙咬碎噬
了,他仍可以若无其事地行动,然后凝视长在自己肩膀的左手。有一个瘦骨嶙峋的男人来到他的
旁,但立即惊惶逃走,也是因为男人第一次见到畸形人的关系。掌握了这把钥匙,所有情节就变得合理化了。怎么样,这篇文章是不是很符合逻辑呀?文章中没有存在任何虚假的描写。”
听了御手洗这番话,我和教授都完全失语了。我倒是已经习惯这情况了,但教授显然还不适应,他长久地保持沉默。对教授来说,御手洗所
的说明简直是从异次元世界飞来的天外奇谈。他就好像看到
前的茶杯突然消失在四维世界的黑暗中那样,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时说不
话来。
“海豹肢畸形儿长大成人,还装了义肢…有可能吗?这个海豹肢畸形儿…”教授嗫嚅着说“那么,我再问你,恐龙又是怎么回事呢?
据你的说法,恐龙也是实际存在的了?”教授的攻势似乎有所减弱,声音也像平时聊天时一样微微放低下来。
“照我的理论,确实如此。”
“文章有这样的描写:恐龙张开一直咧到耳边的大,
一排尖利的牙齿,它的
中
一阵阵好像吃过腐
般的臭气。在日常生活中,怎么会
现这样的怪
呢?”
“这确实是个难题,我也不能上给
解释。”
“哈哈,这个问题把你难倒了吧。”
“其实,文中的恐龙应该是多要素的综合
效果。”
“什么?综合效果?请你不要诡辩了。你想把它说成是综合
效果造成的幻觉吗?这完全是
词夺理。你不是
持文章完全符合事实且富有逻辑
吗?假如这个怪
在现实中不存在的话,你的立场就站不住脚了。我希望你明确回答是或不是,有或者没有。”
“不,教授,我绝对不会回避这个问题,以后也一定会回答,但现在还没到达那个阶段。”
“什么?没到那个阶段?你以为用缓兵之计就可以蒙混过关了吗?”
“这不是蒙混过关。就算我现在回答,你也不会相信的。”
“现在我不相信,难稍后再讲就能说服我了吗?”
“的确如此。”
“难你想说陶太乘搭时光机回到过去?”
御手洗不好意思的样
,说:“的确有类似的意思。”
“唉,想不到你竟然荒唐到这个地步…确实,至今为止你已经把很多无法理解的谜团解释清楚了,这我承认,但下面的情节又是怎么回事——你说陶太的父亲就是那个
盗,还向自己的儿
眠剂。既然如此,他为什么没有
足够的
眠剂,好让儿
上昏睡过去呢?儿
被
雾后
本没有睡意,仍然活蹦
地到
走动,这又如何解释?”
“这是父亲行动慌的缘故。”
“为什么会慌?”
“因为未能计划行事。由于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父亲慌了手脚,只想尽快逃离现场,再谋对策。
照当初的计划,的确是要向儿
眠气
。所以慌
中,他仍下意识地向儿
雾。但计划已经失败,他突然想到这样
没有意义了,所以半途而废,匆匆逃走。”
“计划失败?那怎么样才算成功?盗的目的是抢劫吗?”
“父亲虽然扮成盗,但绝不可能抢夺儿
的钱,儿
的钱还不是他自己给的!”
“但父亲确实是盗呀,不抢钱,那是为了什么?”
“显然,父亲行凶的目的不是为了钱,而是其他。我觉得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可能是为了杀害加鸟,找不
第二个可能
了。”
“杀害加鸟?如果是这样,那加鸟已死,计划成功,为什么还会了手脚呢?”
“仅仅杀死加鸟,不能说大功告成。这是一个怎样的杀人计划呢?儿担任什么角
?为什么特地来到儿
的房间?要知
儿
是畸形残障者。香织又担任什么角
?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只有把所有条件都
清楚,才能揭示这个杀人计划的全貌。”
“究竟是怎样的全貌?我对杀人之类的刑事案件一无所知。”
“杀人这事,并非杀了对方就算了事。
有杀人动机的犯人一定会想方设法消除办案人员的怀疑,以此来逃避法律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