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ddshuwu.com
论吃饭
我们有自古liu传的两句话:一是衣食足则知荣辱,见于《guan子·牧民》篇,一是民以食为天,是汉朝郦食其说的。这些都是从实际政治上认chu了民食的基本xing,也就是说从人民方面看,吃饭第一。另一方面,告子说,食se,xing也,是从人生哲学上肯定了食是生活的两大基本要求之一。《礼记·礼运》篇也说到饮食男女,人之大yu存焉,这更明白。照后面这两句话,吃饭和xingyu是同等重要的,可是照这两句话里的次序,食或饮食都在前tou,所以还是吃饭第一。这吃饭第一的dao理,一般社会似乎也都默认。虽然历史上没有明白的记载,但是近代的情形,据我们的耳闻目见,似乎足以教我们相信从古如此。例如苏北的饥民群到江南就食,差不多年年有。最近天津《大公报》登载的费孝通先生的《不是崩溃是tan痪》一文中就提到这个。这些难民虽然让人们讨厌,可是得给他们饭吃。给他们饭吃固然也有一二成chu于慈善心,就是恻隐心,但是八九成是怕他们,怕他们铤而走险,小人穷斯滥矣,什么事zuo不chu来!给他们吃饭,江南人算是认了。可是法律guan不着他们吗?官儿guan不着他们吗?干吗要怕要认呢?可是法律不外乎人情,没饭吃要吃饭是人情,人情不是法律和官儿压得下的。没饭吃会饿死,严刑峻罚大不了也只是个死,这是一群人,群就是力量:谁怕谁!在怕的倒是那些有饭吃的人们,他们没奈何只得认点儿。所谓人情,就是自然的需求,就是基本的yu望,其实也就是基本的权利。但是饥民群还不自觉有这zhong权利,一般社会也还不会认清他们有这zhong权利;饥民群只是冲动的要吃饭,而一般社会给他们饭吃,也只是默认了他们的dao理,这dao理就是吃饭第一。三十年夏天笔者在成都住家,知dao了所谓吃大hu的情形。那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天又干,米粮大涨价,并且不容易买到手。于是乎一群一群的贫民一面抢米仓,一面吃大hu。他们开进大hu人家,让他们煮chu饭来吃了就走。这叫zuo吃大hu。吃大hu是和平的手段,照惯例是不能拒绝的,虽然被吃的人家不乐意。当然真正有势力的尤其有枪杆的大hu,穷人们也识相,是不敢去吃的。敢去吃的那些大hu,被吃了也只好认了。那回一直这样吃了两三天,地面上一面赶办平粜,一面严令禁止,才打住了。据说这吃大hu是古风;那么上文说的饥民就食,该更是古风罢。但是儒家对于吃饭却另有标准。孔子认为政治的信用比民食更重,孟子倒是以民食为仁政的gen本;这因为chun秋时代不必争取人民,战国时代就非争取人民不可。然而他们论到士人,却都将吃饭看zuo一个不足重轻的项目。孔子说,君子固穷,说吃cu饭,喝冷水、乐在其中,又称赞颜回吃喝不够,不改其乐。dao学家称这zhong乐chu1为孔颜乐chu1,他们教人寻孔颜乐chu1,学习这zhong为理想而忍饥挨饿的jing1神。这理想就是孟子说的穷则独善其shen,达则兼善天下,也就是所谓节和dao。孟子一方面不赞成告子说的食se,xing也,一方面在论大丈夫的时候列入了贫贱不能移一个条件。战国时代的大丈夫,相当于chun秋时的君子,都是治人的劳心的人。这些人虽然也有饿饭的时候,但是一朝得了时,吃饭是不成问题的,不像小民往往一辈子为了吃饭而挣扎着。因此士人就不难将dao和节放在第一,而认为吃饭好像是一个不足重轻的项目了。伯夷、叔齐据说反对周武王伐纣,认为以臣伐君,因此不食周粟,饿死在首yang山。这也是只顾理想的节而不顾吃饭的。pei合着儒家的理论,伯夷、叔齐成为士人立shen的一zhong特殊的标准。所谓特殊的标准就是理想的最高的标准;士人虽然不一定人人都要zuo到这地步,但是能够zuo到这地步最好。经过宋朝dao学家的提倡,这标准更成了一般的标准,士人连妇女都要zuo到这地步。这就是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句话原来是论妇女的,后来却扩而充之普遍应用起来,造成了无数的惨酷的愚蠢的殉
本章尚未读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