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重庆行记(2/3)

本章尚未读完,请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些扇。那些扇似乎只是无所谓的机械的摇着,好像一些无事忙的人。当时我和那些人隔着一层扇,和重庆也隔着一层扇,也许是在竿儿上坐着,有人代为汗,会那样心地清凉罢。 第二天上街一走,觉果然不同,我分别了重庆的了。扇也买在手里了。穿着成的西服在大太里等大汽车,等到了车,在车里挤着,实在受不住,只好脱了上装,摺起挂在膀上。有一两回勉穿起上装站在车里,上脸上直汗,手帕简直揩抹不及,眉上,镜架上常有汗偷偷的滴下。这偷偷滴下的汗最教人担心,担心它会滴在面前坐着的太太小的衣服上,脸上,就不是太太小,而是绅士先生,也够那个的。再说若碰到那脾气躁的人,更是吃不了兜着走。曾在北平一家戏园里见某甲无意中碰翻了一碗茶,泼些在某乙的竹布长衫上,某甲直说好话,某乙却一声不响的拿起茶壶向某甲上倒下去。碰到这人,怕会大闹街车,而且是越闹越,越越闹,非到宪兵面不止。 话虽如此,幸而倒没有什么岔儿,不过为什么偏要白白的将上装挂在膀上,甚至还要勉穿上呢?大概是为的绷一手儿罢。在重庆人看来,这一手其实可笑,他们的夏威夷短儿照样绷得起,何必要多汗呢?这儿重庆人和我到底还隔着一个心儿。再就说防空罢,重庆的防空,真是大大有名、死心儿的以为防空只能防空,想不到也能防的,我看沿街的防空大半开着,横七竖八的安些床铺、、椅、凳,横七竖八的坐着、躺着各样衣着的男人、女人。在街心里走过,瞧着那懒散的样,未免有儿烦气。这自然是死心儿,但是多汗又好烦气,我似乎倒比重庆人更到重庆的了。行 衣住行,为什么却从行说起呢?我是行客,写的是行记,自然以为行第一。到了重庆,得办事,得看人,非行不可,若是老在屋里坐着,压儿我就不会上重庆来了。再说昆明市区小,可以走路;反正住在那儿,这回办不完的事,还可以留着下回办,不妨从从容容的,十分忙或十分懒的时候,才偶尔坐回黄包车、车或公共汽车。来到重庆可不能这么办,路远、天,日少、事情多,只靠两怎么也办不了。 况这儿的车又相应、又方便,又何乐而不坐坐呢? 前几年到重庆,似乎坐竿最多,其次黄包车,其次才是公共汽车。那时重庆的朋友常劝我坐竿,因为重庆东到西长,有一圈儿路,南到北短,中间却隔着无数层坡儿。竿可以爬坡,黄包车只能走路,往往要兜大圈。至于公共汽车,常常挤得不通,半路要上下,得费二虎之力,所以那时我总是起上终下的多,回数自然就少。坐竿上下坡,一是脚朝天,一是冲地,有些惊人,但不要竿夫倒把得稳。从前黄包车下打铜街那个坡,却真有惊人的着儿,车夫向后微仰,两手压着车把,不拉车而让车推着走,脚底下不由自主的忽忽慢,看去有时好像不地似的,但是一个不小心,压不住车把,车会翻过去,那时真的是脚不地了,这够险的。所以后来黄包车禁止走那条街,竿现在也限制了,只准上坡时坐。可是公共汽车却大步了。 这回坐公共汽车最多,竿最少。重庆的公用汽车分三类,一是特别快车,只停几个大站,一律廿五元,从那儿坐到哪儿都一样,有些人常拣那候车人少的站上车,兜个圈回到原,再向目的地坐;这样还比走路省时省力,比雇车省时省力省钱。二是专车,只来往政府区的上清寺和商业区的都邮街之间,也只停大站,廿五元。三是公共汽车,站多,这回没有坐,好像一律十五元,这车比较慢,行客要的是快,所以我没有坐。慢固然因停的多,更因为等的久。重庆汽车,现在很有秩序了,大家自动的排成单行,依次而,坐位满人,卖票人便宣布还可以挤几个,意思是还可以“站”几个。这时愿意站的可以上前去,不妨越次,但是还得一个跟一个“挤”满了,卖票宣布停止,叫等下次车,便关门走了。公共汽车站多价贱,排班老是很长,在腰站上,一次车又往往上不了几个,因此一等就是二三十分钟,行客自然不能那么耐着儿。衣 二十七年初过桂林,看见满街都是穿灰布制服的,长衫极少,女也只穿灰衣和裙。那整齐,利落,朴素的神,叫人肃然起敬;这是有训练的公众。后来听说外面人去得多了,长衫又多起来了。国民革命以来,中山服渐渐行,短衣日见其多,抗战后更其盛行。从前看不起军人,看不惯洋人,短衣不愿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