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也许正是于这
极度的蔑视,曹
甚至懒得亲手
死他,而是把他打发到刘表那里去。刘表素有宽和
士的名声,祢衡去了以后,如能改弦更张,和睦相
,倒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可惜祢衡江山易改,本
难移,最终与刘表闹翻,又被刘表打发到黄祖那儿去。黄祖是个大老
,哪里吃祢衡这一
?一次宴会上,祢衡又
言不逊。黄祖呵斥他,他反以骂言相对。黄祖大怒,喝令拉
去打
,祢衡却越骂越凶。黄祖再也忍无可忍,便下令杀了这小
。正好黄祖的主簿平时就痛恨祢衡,立即忙不迭地就把他杀了。祢衡死的时候,才二十六岁。
祢衡的死,多少有些咎由自取。他实在得太过分了。在所有冤死的文士中,他最不值得同情。认真说来,他其实是一个极端自私的人。他的自
自大,就是他自私的表现。在他的心目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所以他谁都看不起。为了表现他的所谓傲气,不惜把自己的朋友孔
推到极为尴尬的境地。这就不能算是英雄,只能叫
混
。
事实上祢衡的所谓傲骨,毫无正义的内容,只不过是他自我表现的恶膨胀而已,而且到了不惜贬低别人来抬
自己的地步。那时,许昌刚刚建都,四方豪杰,云集于此,人才济济。有人建议他与陈群、司
朗
往,他一脸的不屑,说我岂能和杀猪卖酒的人打
!陈群,字长文,祖父、父亲、叔父都是当时的名士,他本人也和孔
是朋友,同朝为官,并不是杀猪的。司
朗,字伯达,世家
弟,是司
懿的长兄,当然也不是卖酒的。祢衡这样说,只能显示他的狂妄。别人又问他,那么荀彧、赵稚长怎么样呢?荀是曹
的
号谋士,一表人才;赵是当时的
寇将军,饭量颇大。于是祢衡便嘴
一撇说:荀某可以凭他的脸
去司仪吊丧,赵某凭他的肚
可以去监厨请客。总之,祢衡谁都看不起,稍微看得顺
一
的也就是孔
和杨修。但祢衡对他俩也不客气,常常对人说,也就大儿
孔文举(孔
),小儿
杨德祖(杨修)还凑合,其他小
提都提不起来。祢衡说这话时,自己不过二十
,孔
已经四十岁了,竟被呼为“大儿”祢衡的狂悖可想而知。
如此狂悖无礼的人,人际关系当然也好不了,而祢衡似乎也不想搞好关系。他被曹驱逐
境,众人来送他,他却大摆架
,过了老半天才来,气得众人坐的坐,躺的躺,都不理他。祢衡却一
坐下来放声大哭。大家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坐着的是坟堆,躺着的是尸
,我夹在坟墓和尸
之间,能不难过吗?这样喜
骂人,而且骂起来这样尖酸刻毒的家伙,有谁会喜
?
实际上祢衡正死于他的盛气凌人。他到刘表那里,刘表把他奉为上宾,他却不断讽刺刘表的左右亲信。于是这些人便到刘表那里去打小报告,说祢衡承认将军仁宽厚,却以为不过妇人之仁,没有决断能力,必败无疑。这话击中了刘表的要害,但祢衡却并没有说过。然而说它
自祢衡之
,却谁听了都信。于是刘表恼羞成怒,便把他打发到黄祖那里去。曹
送祢衡到刘表那里,是知
刘表宽厚,对祢衡也尚有网开一面,希望他能好自为之的意思。刘表明知黄祖暴躁,还要把祢衡往他那里推,就是存心和祢衡过不去,甚至有借刀杀人之意了。
说到底,祢衡是死于没有法制和人权。因为无论祢衡多么可恶和讨厌,至少罪不当死。但可以肯定,即便是在讲法制和人权的社会,他也不会讨人喜。
相比较而言,杨修死得有些不明不白。
杨修,字德祖,太尉杨彪之,也是一个聪明绝
、极有才华的人,连狂妄冠军祢衡也承认他还算个人
,呼他为小儿。杨修又是一个谦恭的人。他的死,并不因为得罪了谁谁谁。史家一般认为,杨修是死于立储之争。当时曹丕和曹植争当太
,而杨修是帮曹植的。曹
决意立曹丕为嫡以后,为了防止杨修给曹植
坏主意,同曹丕对着
,惹麻烦,
得兄弟相争,祸起萧墙,便在自己临终之前一百多天,把杨修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