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汉文帝。所以说,这些藩王们都有一准备当皇帝的意思,至少是总觉得自己是有资格当皇帝的——你姓刘我也姓刘,你是祖的孙,我难不是祖的孙吗?凭什么你当我不能当?所以刘濞想造反嘛,刘安想造反嘛,就因为他也姓刘的刘啊!那么你不姓刘的——姓窦的、姓田的、姓卫的,本来就是没有资格皇帝的,你要皇帝的话,那就是谋反,是大逆不,会遭到群起而攻之。对皇帝来说,这样的人反而相对安全,在这个时候,皇帝在政治上会倾向于外戚而不是倾向于宗室。所以说,汉代外戚在政治舞台上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这也就是皇后、太后一族常常能够政的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汉王朝从一开始就是夫妻店,汉祖刘的正妻吕雉可不是什么弱不禁风的小,也不是什么养尊优的嗲太太,她是一个地地的女人,她是和汉祖刘一起打江山、打天下的。她还过项羽的俘虏——当时项羽杀过来以后,把刘的爸爸和刘的老婆吕雉都俘虏了,楚汉两军战的时候,项羽就在军前架起一大锅,锅里面烧着油,然后把吕雉和刘的父亲太公给绑过来,喊话,刘,现在你老爸和你老婆都在我这儿了,你要是不投降的话,我现在就把他们下了油锅!刘说,嗨,项羽呀,别忘了咱俩是结拜兄弟啊!我爸就是你爸,你要是把咱爸烹了呢,别忘了给我分一碗汤啊。这个就是大英雄,这个就是大氓,我跟你说其实就是一回事——所以说吕雉她和刘是生死,同甘苦共患难的,是这么当的皇后和太后。刘去世以后,吕后的儿汉惠帝很懦弱——说得不好听是懦弱,说得好听就是仁慈——对于很多事情是下不了手的。吕后把她的情敌砍去手脚,瞎其,聋其耳,割其,放在厕所里面,叫“人彘”——彘就是猪——她儿汉惠帝看了以后就痛哭涕地说,我怎么会有这样的妈,我还怎么皇帝呢?自此不再过问政事,所以这期间一直是吕后专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太后政的传统。
第三个原因,汉代号称“孝治天下”他们治国的理念就是一个字——“孝”皇帝要带孝,下面的民也都孝。为什么要提倡孝治呢?就是据这样一个原理:在家是孝,门就是忠臣。皇帝是整个国家的君父,如果你在家里面能孝顺你的父亲,去官的话当然也会忠于国家的父亲——皇帝嘛。你看汉代皇帝的谥号——就是皇帝死了以后要上一个尊号——前面统统都有一个“孝”字,只有两个人例外,一个是汉祖皇帝,还有一个世祖,就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皇帝。其他的皇帝前面都有一个“孝”字,孝惠皇帝、孝文皇帝、孝景皇帝、孝武皇帝、孝昭皇帝…既然你孝治天下,当然要尊敬太后,太后就可以政,所以外戚的力量在两汉一直是很很的。现在我们看历史书也好,看电视剧也好,汉武帝刚刚登基的时候主持朝政的人是窦太后,是窦太后事的,国家的重大政治问题都必须通过她老人家,她老人家如果不愿意的话,你什么事情都不成。
可是窦太后也不能万寿无疆啊,她也是要死的,她死了以后就是王太后政了——王太后是汉武帝的母亲。窦太后死的时候已经是太皇太后了,王太后也想学窦太后继续她这个儿,谁知汉武帝不是一个像汉景帝那样好控制的人。实际上汉武帝这个时候已经起了心思,就是必须把母族的外戚剪除掉,不能够让她们再在自己的上指手画脚。而这个时候呢,由于窦太后的去世,窦家这个外戚集团失势了;此时王家、田家——就是王太后这个集团——的势力开始上升,田是一路青云直上。
当田和窦婴发生冲突时,汉武帝没有办法,碍不过王太后的情面——汉武帝退朝以后去看他妈妈,王太后是在绝,说,老娘还活着,他们就敢这样欺负我的弟弟;老娘要死了,我们田家人、我们王家人还不成了人家案板上的鱼了?汉武帝没有办法,只好拿窦婴下狱。
自从失去窦太后的庇护,窦婴不再受皇帝的重用,周围的人也渐渐与之疏远,只有夫将军一人不离不弃,成为窦婴的生死之。可是夫的忠贞给窦婴带来的只是暂时的安,却为窦婴之死埋下了大大的伏笔。这一切都是由于窦婴本的格造成的。
《史记》说窦婴这个人的格是“任侠,自喜”《汉书》说他的格是“侠,喜士”什么意思呢?“任侠”就是以侠义自任,认为自己最重要的担当就是行侠仗义,这叫“任侠”;“自喜”就是自视甚、自鸣得意;“喜士”就是喜结江湖上的人。这是窦婴的格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