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符如果对上了,就叫什么呢?叫“符合”——我们现在“符合”这个词就是从这儿来的。刘悄悄到韩信军营里把官印和兵符都拿到手上,然后来调兵,把兵全重新调动一遍。等刘把兵都调完了,韩信才醒来,张耳也才醒来,去一看说是汉王来了,而且把兵都调完了,他们俩大惊失,却也没有办法。这时刘说,韩信,兵打齐国去吧。于是韩信也就只好领兵打齐国去了,结果自然又是大获全胜。
在整个刘与项羽争夺天下的过程当中,韩信为刘立下了汗功劳,韩信和刘的君臣际遇也历来被视为是一段佳话。那么,他们后来怎么会翻脸呢?韩信在建功立业的过程中又犯了什么错误呢?
要说韩信犯错误,就是从攻打齐国开始的。在这一过程中,韩信犯了两个错误。
第一个错误是他不顾大局。当时刘把韩信的印符拿过来重新调兵以后,就命令韩信率兵去攻打齐国,韩信当然也就去了。可等他率军到达齐国边境的时候传来了一个消息,说是齐国已经降汉——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刘命令韩信兵的同时还派了一个人到齐国去,这个人的名字叫郦其,这个“其”两个字它的文字是写成“其”“”是饮的“”“其”是其他的“其”但作为人名要念“异基”这个郦其也是个说客,一个辩士,靠谋划策、耍嘴过日。这家伙凭着三寸不烂之跑到齐国齐王的思想工作,给通了——齐王同意降汉,归顺汉王刘。于是双方就谈好了投降条件,郦其也派人送信给刘,说齐国这块地方已经搞掂了,用不着打仗了,齐王也就留着郦其在那儿喝酒了。
这个时候,韩信的军队还在往前发,路上得到了这个消息,韩信心想,这仗不能打了,都投降了还怎么打呀?范辩士蒯通就给韩信主意了。蒯通说,将军,汉王命令您去攻打齐国,对吧?韩信说,是呀,有这个命令。蒯通问,那他命令您停步了吗?韩信说,这个命令倒是还没有接到。蒯通说,这就对了,你没有接到让你停止军的命令你吗要停呢?请将军想一想,将军作战几十年,浴血奋战,打下了多少座城池呢?大概五十多座。这个郦其一说下了多少座城池呢?七十二座。请将军您想想看,我们前方将士奋不顾英勇作战打了好几年还不如郦其几句话重要了?这个功劳可怎么算啊?韩信说,也对,这话可怎么说?不他,打,继续去打。
韩信这一继续军,齐王知后就恼火了,不是说得好好的嘛,我都归顺了嘛,条件都谈好了嘛,怎么搞的,又派兵打呢?你这是诈我啊!齐王上反应过来,气哼哼地说,你郦其是个骗,是你使的谋诡计让我解除武装的——因为现在整个齐国七十二座城池,齐王已经不设防了,他本想着和汉王是一家人他还设什么防啊?可突然韩信的军队就来了。
齐王一怒之下,下令:“烹之。”就把郦其扔到油锅里去了。这样一来,韩信算是破坏了刘的整个战略署。本来能和和平平地把齐国的问题解决掉,为什么要打这场仗呢?
就此事而言,应该说是韩信不顾全大局,他为了添增自己个人的功劳,对“和平使节”郦其的贡献不服气,结果就让那么多人血牺牲!而这个时候刘和项羽的战争正于胶着状态,是不希望多事的,是不希望节外生枝的,最好齐国没事了,韩信的军队赶快回来,回到荥。而韩信那样肯定是打了刘的整个战略署,这是韩信的第一个错误。
第二个错误是什么呢?还是从齐国这件事上生来的。韩信在武力打下齐国之后,就派人送了一封信给刘,说,齐国这个地方很麻烦,这里的人反复无常,你看它一会儿是站在我们汉国这一边,一会儿它又站在楚国那一边,是“反复之国”靠不住,不能再让齐国人在这里国王了。因此,我韩信想请大王您封我韩信一个假齐王,假齐王就是代理齐王,让我代理一下齐王这个职位,把这个地方镇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