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地亲临前线去问、鼓励二十九军的抗敌战士。一昼夜之间,北平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就像火山爆发般炽地燃烧起来!
医学院大场上的人群渐渐散开了,那个使柳明惊异的女大学生也不见了。柳明边站着材大的闻雪涛,她是医学院里民先队的成员。此刻,柳明忽然用力拉着她的手,小声说:“闻先生,我什么好?去参加救护队还是…”她瞟了一站在不远的白士吾,生怕他又闯到边来。
闻雪涛考虑了一下,亲切地小声说:“柳明同学,听说你在芦沟桥那边有亲戚,啊,是外祖母家?那很好。你跟救护队一起去那边好么?还可以在那一带农民和工人的工作——宣传鼓励他们参加抗日活动。你看怎么样?可以办得到吧?”柳明想了想,说:“好,把我的朋友苗虹也找了去。她会唱歌,可以用歌声去鼓舞群众。”闻雪涛赞许地:“那太好了。”“闻先生,请问你,刚才那个讲演的漂亮女学生叫什么?”“她叫路芳,是北平学联的领导人之一。”“晤,她真好…”柳明歆慕的微笑“闻先生,你认识她么?有机会替我们介绍一下好么?”闻雪涛笑着。因为忙,她转走了。
被柳明十分注意的漂亮女大学生路芳,就是林静。自从“一二。九”运动前她到北大工作后,就改名为路芳了。后来当她被派到西安去东北军的工作时,仍用此名。
一九三六年张学良将军奉蒋介石之命,作为西北“剿匪”副总司令,围剿红军,他一方面忠心耿耿地效忠蒋介石;一方面,那颗抗日御侮、收复东北家园的国之心,使他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又产生了疑虑和不满。一九三六年初,林静和江华奉组织之命到了西安。他们先在十七路军杨虎城将军属下队的抗日宣传工作,张学良的东北军驻西北后,江华仍留在十七路军,而静则合东北大学学生领袖宋黎,以记者分又去东北军和张学良的工作。
有一次,一位名叫余宣的教授率领考察团会见张学良将军。林静参加了这个团,从而见到了张学良。这次会见使她对张将军真诚坦率、光明磊落的格,和他一片赤诚国之心,有了极为刻的印象。她把这次会见的谈话内容,详细地了记录:考察团一位成员问张将军:“懢拧ひ话藪事变后,全国舆论对将军提指责,认为将军不抵抗,一溃千里,使东北三千万同胞沦为隶。请问将军对此有何想?”张学良将军心情沉重地垂下来,沉默良久,最后泪说:“这个责任要我张学良来负,可担负不起呵!要知我是军人,是奉命撤退的。”停了一下张将军又说:“我个人是国仇家恨集于一,从我自己的思想情来说,哪能不抵抗呢。可是我东北将领屡次请战,却屡遭申斥。多年来我的下烈要求打回老家去,我也如是,否则对不起三千万东北父老同胞。至于舆论对我的指责,那是促我醒悟的动力,我不责怪他们。”林静作为跟随考察团的记者,照事先准备好的问题,突然扬向张学良发问:“将军奉命调到西北来同共产党打仗,共产党越打反而越壮大,将军对此有何看法?”张学良对这个问题似早有准备,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中国老百姓实在太贫苦了,许多人连饭都吃不上。这时候,只要有人说跟着他们就有饭吃,自然就会有许多人跟着他们…所以,我就很难…”说着,张将军摇摇,神痛苦,似有难言之隐。这时静的胆更大了,她接着问下去:“将军认为谋求中国的路和前途,最重要的是解决什么问题呢?”张将军立刻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国人团结一致,共同御侮。我愿为先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张将军说到团结御侮,神情激昂,双目闪闪发光。
这一次会见,使林静心不时闪现张将军痛苦的面容和他那决抗日的向往。她觉得党中央决定争取张将军,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政策非常英明。杨虎城将军早就与共产党有联系,也决主张抗日。争取张杨联合与红军共同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有希望的。为此,静兴奋得日夜忙于找东北军中、下级军官及其家属谈话、朋友,宣传抗日的工作。当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猝然发生,张杨终于扣起蒋介石,蒋抗日时,从北平来到西安的一群东北大学及其他大学的学生们,兴得奔走相告,手舞足蹈——这一“事变”也有他们的一份心血啊!但是“事变”解决,张学良执意、甚至背着周恩来、杨虎城亲自送蒋介石回到南京,接着被蒋囚禁后,人们悲观了,学生们丧气了。此后不久,东北军被蒋介石分化、瓦解。同时日寇对华北步步,形势危急,林静和其他在东北军中工作的同志,于一九三七年初又陆续回到了北平。她被分帮助地下党的领导张怡,北平学联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