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二章无力回天(2/4)

*通过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可以看,谯周并不是一个小人,而是一个大儒。那么谯周作为一个以修、齐家、治国你、平天下为己任的儒家学者,为什么在大敌当前不想想退敌之策,而是带散布投降理论呢?谯周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邓艾都到广汉了啊,他会接受我们的投降吗?“恐不受降,如之何?”人家不让我们投降怎么办?谯周说不会,怎么会不接受我们投降呢,东吴还没有灭亡嘛,曹魏要室我们个榜样嘛,所以他肯定接受我们的投降,不但接受我们的投降,还有客客气气地对待我们,还要给我们陛下封一块土地、封个爵位。如果他们居然不这样,诸位放心,我瞧周亲自到洛据理力争,凭什么亏待我们这些投降派?谯周把这个话讲完了以后大家都不说话了。

刘禅还犹豫,刘禅总觉得这个投降也不是个事儿啊,我还是跑南边去吧。谯周又跟他说,不行啊,南边是些什么人?是蛮夷嘛,是少数民族,本来就不服我们,那是垂相发兵压下来的,原来他们跟我们就没有什么关系;垂相一去了以后他们跟我们有关系了,每年都要贡啊、税啊,它本来就不兴。你现在跑到那去以后,我们这么多人要生活,不是又要加重收税了吗,你不多收税怎么过日?你再一加重收税,他们不反了吗?去不得的。

谯周是个什么人呢?通儒。什么叫“通儒”啊?就是学问非常大的,把书都读通了的一个大儒,他学问非常之好。当然上就会有人来反驳,说学问好不等于人品好,对不对?现在学问很大、人品很差的人咱也见多了。问题是我们从《三国志·谯周传》里面我们看不到谯周有什么不良记录,相反我们还看到他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比方说安贫乐。谯周家里是非常贫穷的,而谯周本人不置产业,埋读书,废寝忘,读古人的书读到会心的地方自己就笑起来了,饭都顾不得吃。安贫乐嘛,不是要肯定的吗?第二个,谯周对诸葛亮非常敬重。诸葛亮去世的消息传到成都,谯周第一个冲去就往汉中跑,奔丧。结果谯周冲到汉中以后,刘禅下一命令,谁都不准奔丧,所以其他人都没有去,就是谯周去吊唁了。英雄惜英雄嘛,既然诸葛亮是君,不会有一个小人崇拜他,对不对。第三,敢于直谏。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就开始不住自己了,要修殿啊,要增加乐队啊,还要增加那些歌舞伎,歌伎、舞伎啊,还去游山玩啊,没人了嘛。是谯周上疏直谏,说陛下不能这样啊。这难是小人吗?所以,谯周不是小人,至少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是小人。

*在国家命悬一线的时候,作为有职无权的大臣谯周没有退敌良策也就不说了,他竟然在朝廷上大谈起投降曹魏的好,散布投降理论,引导蜀汉朝臣走向了一条不归路。可以说蜀汉的投降,谯周是很有责任的,因此历史上骂谯周是“误国”和“卑鄙小人”的不绝于耳。那么谯周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是小人吗?

那么这样说有证据吗?有,而且我可以告诉大家谯周这个思想的来源在哪里。它从哪里来的呢?从杜琼那里来的。杜琼是什么人呢?杜琼也是益州的大学问家。有一次谯周去问杜琼,说现在大家都说“代汉者,当途”什么意思?我先跟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当途“当途”就是正当大路上,很大,正

因为我们一般的思维就是一个卖国贼肯定是小人,君怎么会卖国呢。一个不是小人的人,而卖蜀汉,什么理?请大家想一想是什么理?我看只有一个解释,就是这个国,该亡。或者说,在谯周看来这个国该亡,早就该亡了。为什么呢?因为在三国时代,除了国家还有天下,是两个概念。那个时候的国家概念和我们现在国家概念不是一个概念,天下是于国家的,而天下是必须统一的。如果一个国家被认为阻碍了天下的统一,它就该亡,就该让那个应该统一天下的国来统一。这就是谯周的思想。

本章尚未读完,请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禅就投降了。所以,可以说,蜀汉之亡就是谯周说亡的。刘禅投降就是谯周说降的。陈寿就说:“刘氏无虞,一蒙赖,周之谋也。”这话是正面在说,说刘禅一家平安无事,蜀汉百姓免遭战祸,这都是谯周的谋远虑啊!谋划得好啊!和平哪!那么这个事情就很麻烦了,后世很多历史学家都是痛骂谯周的,卖国赋,这个蜀汉就是被你卖了。想我们昭烈皇帝,想我们诸葛垂相,千辛万苦,打下了这么个江山,你不烂三寸之却把它说没了。有很多人提起谯周是气都不打一来,小人,贼人。这当然有理,是吧!这义愤是可以理解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