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四章坐断东南(2/4)

孙权像勾践,我认为可以总结为四句话,第一,沉得住气。晋代人有一个叫傅玄的,曾经对孙策和孙权兄弟两个有一个评价,他说孙策这个人的特是什么呢?明果独断,勇盖天下。敢作敢为,什么都不怕。孙权的特是什么呢?乘间伺隙,兵不妄动,就是孙权从来不轻易用兵,他总是找空,或者曹那儿了空,或者刘备这儿有空钻,他就动他一下,故战少败而江东安。基本上孙权是不打什么败仗的,这打不赢的话,他要打个平手,那么最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赤之战,赤之战的关键是孙刘联盟,如果孙刘不联盟,赤就是另一个结果,孙刘联盟是谁促成的呢?一般的读《三国演义》的人说是诸葛亮促成的,一般读《三国志》的人会说的鲁肃促成的,其实现在可以这么说了,真正决策人是孙权。因为大家想一想,刘备兵败当,逃到夏,已经是惊弓之鸟,手上关羽一万人,刘琦一万人,加起来两万人,本抵挡不住曹攻,这个时候刘备只有一条路,就是和孙权联盟。但是这个联盟能不能成,不由他刘备说了算,刘备要能说了算,一下就联了,得人家说了算,人家是者,你是弱联盟,那么孙权这边谁说了算,鲁肃说了不算,周瑜说了也不算,孙权说了才算。而且我们现在回过来看,孙权早就想这么了,就是在鲁肃、周瑜、诸葛亮劝他之前,孙权其实已经有了主张。大家回想一下,周瑜晚上去见孙权,孙权是怎么说的?孙权摸着周瑜的背说,公瑾啊,这个事情我们这边已经讨论过好多回了,布(就是张昭),布他们的那些意见让我很失望,只有公瑾和这个敬(也就是鲁肃),你们两位说的意见和孤想的一模一样,公瑾要五万兵,一时半会儿不到,告诉你,孤已经给你准备好了三万兵,而且战船、武、装备、军粮全都准备好了,上就可以发。什么意思呢,早就准备好了,他早就想这一仗了,可是他就是不说,他装成没有主意,好象所有的建议都是别人提来的,都是别人要他这样的,他好象没有主张,其实不是,孙权那时侯二十六岁啊,到征求意见。先开会张昭说投降,孙权不吭气,鲁肃说不能投降,嗯,对,鲁肃说了他还不算,要听诸葛亮说,诸葛亮说了还不算,还听周瑜说,好象都是听别人说,其实他很清楚,这样一个重大的决策,一定要让人家先说,因为这不是一个人搞得掂的事。他们不是提了这个

本章尚未读完,请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画外音】夹在曹魏和蜀汉之间,孙权总觉得自己很危险,因为魏蜀吴三足鼎立,谁都是想一统天下的,说白了谁都是想吃掉对方的,孙权想发展江东基业,壮大自己,那肯定会得罪曹魏和蜀汉,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得罪也只能得罪了,但孙权又怕魏蜀两国联合起来打自己,那么江东是招架不住的,所以他又不敢太得罪魏蜀两国,在这矛盾的心态中,孙权采取的办法是什么呢?

他夹在曹魏和蜀汉之间,他总觉得自己危险,但是这两家,他又不能不翻脸,那他怎么办呢?他的办法是又翻脸,又不把脸翻到底,他又两边再勾兑一下,你去看一看,孙权跟曹丕翻脸了以后,他改元改的那个年号叫什么…黄武,黄武是什么呢?就是曹丕的黄初加刘备的章武,在曹魏和蜀汉的年号里面各取一个字,合起来叫黄武,好玩吗这个,由此我们就知孙权的路是什么样。翦伯赞先生对曹有一句评价,堪称妙语,翦先生怎么说呢?翦先生说,曹是一个把皇袍当衬衣穿的人,他明明已经实际上是皇帝了,他就是不把皇袍穿在外面,他外面要穿一件丞相的衣服,把皇袍当衬衣穿。那么据翦先生这个说法呢,我也可以来说刘备和孙权,刘备是什么人呢?刘备是把衬衣当皇袍穿的人,他本来没有皇袍,他只有一件衬衣,他看见曹丕把外面的袍一脱,把皇袍来了,然后他说你看这个就是我的皇袍,直接就称帝了。那么孙权是什么人呢?孙权也是把衬衣当皇袍穿的人,他也没有皇袍,他也只有一件衬衣,但是他同样把这个衬衣成了皇袍,但是反过来穿,他把里当面穿,孙权是这样的人。所以陈寿说他有勾践之奇,就是这个人很像勾践,这个也是对的。那我们下面就来看看孙权怎么个把皇袍反过来穿,他怎么个像勾践。

他更不敢了,他更不安全了。实际上孙权这一生,前半生是一直没有安全,这是他这个政权最大的一个问题,没有安全。孙权在接受曹丕吴王封号之前,给群臣下了一命令,这命令值得注意,在这命令里面,孙权说了八个字,存不忘亡,安必虑危。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居安思危的意思,他一再提醒他的将领们,据说你们现在上都不带刀剑,不带随从,这是不可以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