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七章逆liu而上(2/4)

信任的,所以总想有机会收拾江东人,孙权终于借这次夺储之争收拾了一批以陆逊为首的江东人,而在此之前孙权就曾收拾过江东士族,那么孙权骨里为什么要与江东人过不去呢?

通过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孙权与江东士族的矛盾是有着层的社会背景的。可以说前有车,后有辙,曹、诸葛亮与士族和名士也都是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易中天先生认为,正是这矛盾才造成了三国现在的样。那么为什么三国时期的这些实力派要与这些名士们过不去呢?当时的士族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看孙权啊,是把虞翻当作吴国的孔来看待。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还有一个人也说了类似的话。这个人是谁呢?诸葛亮。诸葛亮在蜀国也像曹和孙权一样对付过几个士族和名士。比方说廖立被诸葛亮废了,来被诸葛亮废了,就是废为平民。而且诸葛亮在废来的时候说了一句什么话呢?说“来群,过于孔文举。”(《宋书-王微传》)孔文举就是孔。就是来这个破坏捣,散布言飞语,制造反动言论,破坏安定团结,比孔还严重。这意思很清楚,孔破坏大局被曹杀了,你来的罪过比孔还严重。我不杀你是宽大为怀。那么也就是说,虞翻是吴国的孔,来是蜀国的孔。不是蜀国的孔还是吴国的孔,还是魏国的孔,都不会被这三个国家的统治者所容。也就是说魏、蜀、吴这三国的主要领导人都和这些名士,都和这些士族是有矛盾的。而且正是这些矛盾,才使得我们的三国的历史呈现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

刚才我说到了虞翻,虞翻是差一被孙权杀掉的。怎么回事呢?就是有一次孙权请大家喝酒,孙权这个人很喜喝酒,我们前面也讲过,一喝就醉。一醉方休。到了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孙权就起来给大家斟酒,一个一个倒过来。到了虞翻,快到虞翻跟前的时候,虞翻就装喝醉了。往地上一倒,等到孙权一看他醉了,算了,别倒了。就到别人哪儿去斟酒,孙权一走过去,他一爬起来坐起来。坐好了。孙权然大怒,你太不给我面了,你这是存心的嘛。剑来就要杀虞翻。是被大司农刘基上前一把抱住,说主公啊主公,虞翻杀不得。虞翻是天下名士啊,请你想想杀一个名士,是什么样恶劣的影响。最后孙权说了一句话,非常重要的一句话。说“曹孟德尚杀孔文举,孤于虞翻何有哉。”(《三国志虞陆张骆吾朱传》)曹孟德都可以杀孔,我为什么不能杀虞翻?虞翻有什么杀不得?刘基就抱住孙权说,是是是是啊,曹孟德是杀了孔,但是大家不都早骂他吗?那不是一片骂声嘛,殿下要学就学尧舜吧。不要学曹,曹怎么可以学习呢?孙权这酒才醒过来,对,曹学不得。好了,不杀虞翻了。下命令说,以后大家记住了,我喝醉酒说杀谁,不算数啊,不要执行。但是虞翻最后还是被打发到州去了,州就是现在的广东、广西,在加上越南的一分。为什么呢?虞翻狂言。有一次孙权和张昭两个人在一起讨论神仙问题。这本来也是个伪命题,说着正带劲的时候,虞翻嘴把手指着张昭,对孙权说,那都是死人,他们都变成死人了还谈什么神仙?天底下哪里有什么神仙。孙权然大怒。就把他打发到州去了。

为了讲清楚这个理,我们必须给大家讲讲什么是士族。士族就是世代为官之家族。就是一个家里面世世代代都有人作官。这个就叫士族。那么大家可能要问,一个家族怎么世世代代就官呢。难官就是他们家的事儿。是的,在东汉末年,官确确实实就是某些家族的专门的事儿。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官不容易,他有三个条件。第一他必须是士人,第二必须通晓经学,第三必须举为孝廉。孝廉就是孝廉士。就是德品质优秀,就是德的要求。通晓经学,不是经典啊,经学,就是熟悉儒家的学说,这是才的要求。必须是士人,是份的要求。士人又是什么呢?士人就是士,士在秋战国时代是最低一级的贵族。秋战国时代贵族的四个等级,天,诸侯,大夫,士。那么到了秦汉呢,士是平民的最一个等级。平民也有四个等级,士,农,工,商。士就是士民,农就是农民,工就是工民,商就是商民。商民经商,工民工,农民务农,士民读书。士就是以读书为职业的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脑力劳动者,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劳心者,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所以士农工商士的地位是最的。一个人必须又是士,就是说你不工,不务农,不经商,你必须这样。你还要书读

本章尚未读完,请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