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条件和局势是什么呢?八个字:旧政已亡,新政末立。这个政指政权,也指政治,一方面东汉王朝作为一个政权它实在是不要说行将就木,严格地说应该是已经就木了,它是一个空架了,当然那些人劝曹
当皇帝的时候就说得很清楚,普天之下没有一寸土地是东汉的,没有一个
民是东汉的,它凭什么还存在,是个空架
,只有一个名,一
实都没有了,这个政权已经亡了,但是新政权没有建立起来。另外,东汉的那个旧秩序,政治秩序没有了,三
支
支撑帝国大厦,这个已经不存在了。东汉哪三
支
:外戚、宦官、士族。外戚和宦官在自己内
斗争中,在董卓
京之前这两
就已经垮台了,然后士族这
独木难支,那么在这样一个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也是八个字:重建秩序,重归一统,因为这个时候只有重归一统天下才能太平,老百姓才能过上安生日
,你想这些军阀们今天你打过来,明天我打过去,最后吃苦的是谁啊?老百姓啊,不
哪一个军阀过来都要抢粮、抢钱、抓壮丁,而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国家,我们民族是一个农业民族,农业生产是要
的是什么呢?安定,因为农业生产要依天时,
天来了要赶快
耕,夏天来了要赶快夏耘,秋天来了赶快秋收,我这个正
庄嫁,你那儿打仗。所以人们盼望统一是盼望安定、安宁、安静、安居,安居才能乐业,乐业才能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民族才能昌盛,国家才能富
,人民才能幸福,所以统一是大势所趋,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我们就好
评价了,怎么评价呢?谁能
到谁是英雄,就是谁能为国家的重归统一
贡献,把这个统一的事业往前推
,谁就是这个时代的英雄,谁是英雄呢?第一个就是曹
,如果没有曹
平定北方为将来的三家归晋打下这样一个基础的话,很难说将来历史会发展成什么样
,我们的人民还要受多少苦难;其次孙权、刘备,孙权把江东平定了,刘备把荆州的一
分益州平定了,也就是说三国鼎立,三家之主都为将来的重归一统
了自己的贡献,因此曹
、孙权、刘备都是这个时代的英雄,因为这个统一或者一统并不是谁的专利,曹
、刘备、孙权都有都有权利,都有资格,你不能说只有曹
才有资格统一,也不能说只有刘备才有资格统一,就因为他姓了个刘,这是没
理的,而孙权也是想统一的,这个忽视孙权也是没
理的,孙权称帝以后也还是不满意的,当时要孙权去
行一些祭祀仪式孙权都不肯,他说天下没有统一我怎么能
,但是这样麻烦也就来了,因为都有权利,都有资格,都觉得应该由自己来实现天下的统一,这就造成了一个什么结果呢?就是沧海横
、英雄辈
、龙争虎斗,三国鼎立。所谓历史
曲就是这样
来的,我们一旦知
了怎样来看待这段历史我们就很好、很容易来评价这段历史当中的历史人
,就可以解开许多谜团了,比方说荀彧之谜。
本章尚未读完,请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荀彧是三国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人,说他重要还不仅仅因为他为曹
平定中国北方
了多少多少贡献,而在于他的
份,他是什么
份呢?他
士族,他是属于士族地主阶级的,他的祖父
过朗陵令,朗陵县令,他的父亲
过济南相,就是济南国的国相,他的叔叔位至三公,就是他的叔叔荀
当过司空,所以荀彧这个家族是一个士族,荀彧本人是个名士。当时有一个著名的人
批评家叫
何颙的,何颙什么人?何颙南
人,是当时名士集团的领袖,他和桥玄两个最早看好曹
的,何颙说荀彧是王佐才也,所以荀彧是士族兼名士。那么我们前面讲过,曹
建立的政权是非士族政权,曹
是对抗士族不喜
名士的,比方说他杀孔
啊,杀边让啊,那么这样两个人怎么会合作呢?而且荀彧的重要还不光在于他的
份,还在于时机,就是荀彧去投奔曹
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是袁绍已经当了冀州牧,曹
是袁绍任命的一个东郡太守,打个比方说荀彧这个人从袁省长的
画外音:荀彧之死是三国时期一个重要谜案,荀彧是曹手下的第一谋士,他为曹
霸业的最终确立呕心沥血,但是最后与曹
发生分歧,忧愤而死,易中天先生认为荀彧之死是个历史悲剧,同时他认为曹
其实也是个悲剧人
,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易中天先生认为看待一个历史人不能简单地用
德标准来评判,也就是不能简单地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因为好人也有不好的一面,坏人也有
好事的时候,所以评价历史人
最重要的是要看他所
的历史条件和局势。那么汉末究竟是一个什么局势呢?在易中天先生
中谁才是三国时期真的英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