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有一位姓童的大善人。拾几万担米,现救这万余人命。贫僧是一位大知识大施主,故不远千里,特来募化,结一个善缘。”
童自大:“既然如此,且请
去。”
此时正是腊月初间,天气甚寒,让他到书房内围炉坐下,问他:“师傅,你要化我些甚么?”
那僧人:“敝有五百余众僧行,斋粮不断,日只一
,要求老施主施一二百担粮与众僧度命,过此残冬。”
童自大:“粮倒有,斋僧布施也是好事,只是你怎么拿了去?”
那僧人:“施主若肯大发慈辈,贫僧再往别
募化
脚银两,雇船运去,到了敝省,那就好
了。”
童自大:“众人饿着肚
等饭吃,还要等你东化西化,知
等到那一日才化到手?”
那僧人:“贫僧
不得此刻就回,如何得能够。”
童自大:“一客不烦两主,我既要
好事,一个人情就
到底,是人说的,
都磕了,又舍不得一个揖,我如今送你五百担米,一百两银,全
了你罢。省得又到别
去化,你如今拿这银
雇船装了去,可好么?”
那僧人快立起问讯谢:“怎敢望施主布施这许多,贫僧来意指望化百十担就是大缘了。”
童自大:“人的俗话说,斋僧不饱,不如活埋,你寺里人多,那一
够
这甚么,你可有来的伙伴么?你一个人怎么照料去,你这个
路打那里去?”
那僧人:“雇船从长江
下河直到下梁。”
那到寺便不远了,再雇车运了去。”
童自大:“这好。”
因问:“师傅,你吃了饭没有?要没吃,吃了饭去。”
僧人:“若蒙施主见赐,贫僧就拜领。但蒙厚赐多了,何敢叨扰。”
童自大:“一餐便饭,何必作谦。”
因笑:“我素常听见传说,你少林寺的师傅都吃荤酒,你可用么?”
那僧人也笑:“贫僧荤蔬不拘,也不戒酒,但随施主之便。”
童自大吩咐家人拿饭来,他如今不像当日待邬合的一块冷豆腐几片臭碱鱼的那个局面,虽不十分丰盛,也就拿了四碗菜来,牵荤搭蔬,鱼,瓢儿菜,豆腐之类。【先待邬合时写臭腌鱼冷豆腐者,笑其吝鄙也。今写此四品者,谓彼虽不吝,不肯过于奢侈者,正所谓惜福之故,非笑其仍臭也。】又叫取了一大壶酒来,他陪着和尚吃。那僧人也不作谦,拿起一
一钟。
不一时,壶酒一罄,四碗菜也都吃了个八分。童自大见他不足兴,又叫取了一壶酒来,吩咐家人:“我看这师傅的
量好,这几碗菜不济事。你快去街上买两只板鸭,一只金漆鹅,他河南人
吃面
,把大馒
买几十个来。”
家人如飞而去,顷刻即来,童自大叫快拿了切去,那僧人笑:“既蒙施主盛心,就是这样放着贫僧领罢。”
童自大:“好,这样倒也托契。”
叫拿盘装了,放在和尚跟前。他
了一声多扰,腰间
戒刀,一面割
大
,酒
心一齐大嚼,不多时,如风卷残云,吃了个
净净。童自大都看痴呆了,暗
:“这和尚不知饿了多少日
,就吃上这些东西。”
只见那和尚吃罢,把刀了
上,揩了手。笑着
:“多谢施主,贫僧今日却得了一饱。”
童自大:“师傅,你不要怪我说,你就吃上这些,不怕穿坏了肚
么?”
他笑:“贫僧
量颇这才算得一个半饱,如何得穿着。”
童自大吃惊:“这才算半饱,若要大饱,得多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