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能,坏了我的大事!”又派人去叫全纪,全纪说:“我父亲奉行诏命不谨慎,辜负了皇上,我没有脸面再见皇上了。”然后就自杀而死。孙让光禄勋孟宗祭告太庙,把吴王废为会稽王。又召来群臣议论说:“少帝耽于享乐多病昏,不可以
于天
之位,继承宗庙统绪,已经祭告先帝把他废了,诸君若有不同意者,请提
异议。”众人都很震惊恐怖,说
:“愿服从将军的命令!”孙派中书郎李崇夺来吴王的玺绶,把吴王的罪状布告远近各地。尚书桓彝不肯签署名字,孙大怒,杀掉了他。典军施正劝孙把琅邪王孙休迎来立为天
,孙同意了。己未(二十七日),孙派宗正孙楷与中书郎董朝到会稽迎接琅邪王。派遣将军孙耽送会稽王孙亮到他的封国,孙亮这年十六岁。把全尚迁徙到零陵,随即又去追杀了他,把全公主迁到豫章。
冬,十月,戊午,琅邪王行至曲阿,有老公遮王叩曰:“事久变生,天下喁喁。”是日,
及布
亭。孙以琅邪王未至,
居
中,召百官会议,皆惶怖失
,徒唯唯而已。选曹郎虞汜曰:“明公为国伊、周,
将相之任,擅废立之威,将上安宗庙,下惠百姓,大小踊跃,自以伊、霍复见。今迎王未至而
,如是,群下摇
,众听疑惑,非所以永终忠孝,扬名后世也。”不怿而止。汜,翻之
也。
冬季,十月,戊午(疑误),琅邪王走到曲阿,有位老人拦住他叩说:“事久生变,天下人都在仰望于陛下。”这一天,行
到布
亭。孙因琅邪王没到,想要
中居住,召集百官商议,众人都惊惶失
,只唯唯地应着而不置可否。选曹郎虞汜说:“您是国家的伊尹、周公,担当将相的重任,执掌废立的大权,必将上安定宗庙社稷,下施恩惠于百姓,上下大小之人一片
呼
跃,认为您是伊尹、霍光再现于世。现在琅邪王还未迎来而您却想
居住,如果这样,那么群臣百姓就会动
不安,众人的心里就会产生疑惑,这不是永远发扬忠孝、扬名于后世的
法。”孙很不
兴地放弃
居住的作法。虞汜是虞翻之
。
命弟恩行丞相事,率百僚以乘舆法驾迎琅邪王于永昌亭。孙恩奉上玺符,王三让,乃受。群臣以次奉引,王就乘舆,百官陪位。以兵千人迎于半野,拜于侧;王下车答拜。即日,御正殿,大赦,改元永安。孙称“草莽臣”,指阙上书,上印绶、节钺,求避贤路。吴主引见
谕,下诏以为丞相、荆州牧,增邑五县;以恩为御史大夫、卫将军、中军督,封县侯。孙据、
、皆拜将军,封侯。又以长
校尉张布为辅义将军,封永康侯。
孙让其弟孙恩执行丞相的职事,率领百官用皇帝乘坐的车到永昌亭去迎接琅邪王,修筑行,用军队的帐篷临时搭起便殿,设置了御座。己卯(十八日),琅邪王到达便殿,止于东厢。孙恩奉上御玺,琅邪王辞让三次才接受。群臣
照次序在前导引车驾,琅邪王上了乘舆,百官在旁陪伴。孙率兵千人到郊外迎接,拜于
旁;琅邪王下车答拜。当天,驾临正殿,实行大赦,改年号为永安。孙自称“草莽臣”,在殿前上书,
上印绶、节钺,请求避让
贤之路。吴王引见他并以好言
解,又下诏任命孙为丞相、荆州牧,增加封邑五个县;任命孙恩为御史大夫、卫将军、中军督,封为县侯。孙据、孙、孙也都授予将军之职,
封侯爵。又任命长
校尉张布为辅义将军,封为永康侯。
先是,丹太守李衡数以事侵琅邪王,其妻习氏谏之,衡不听。琅邪王上书乞徙他郡,诏徙会稽。及琅邪王即位,李衡忧惧,谓妻曰:“不用卿言,以至于此。吾
奔魏,何如?”妻曰:“不可。君本庶民耳,先帝相
过重,既数作无礼,而复逆自猜嫌,逃叛求活,以此北归,何面目见中国人乎!琅邪王素好善慕名,方
自显于天下,终不以私嫌杀君明矣。可自囚诣狱,表列前失,显求受罪。如此,乃当逆见优饶,非但直活而已。”衡从之。吴主诏曰:“丹
太守李衡,以往事之嫌,自拘司败。夫
钩、斩祛,在君为君,其遣衡还郡,勿令自疑。”又加威远将军,授以戟。
早先,丹太守李衡多次因事侵扰琅邪王,他的妻
习氏劝止他,他也不听。后来琅邪王上书请求迁居其他郡,诏命让他迁到会稽。等到琅邪王即位为天
,李衡十分恐惧,就对他妻
说:“没听你的话,结果
到这个地步。我想去投奔魏国,怎么样?”其妻说:“不行。你本是一个庶民百姓,先帝把你破格提
,现在你既已多次对琅邪王无礼,而又在心里胡
猜疑,还想逃亡背主乞求活命,以你这样的情况跑到北方,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中原之人呢?”李衡说:“那我应该怎么办?”其妻说:“琅邪王平时就好善而追求声名,现在他正想使自己显扬于天下,终究不会因私人怨恨而杀你,这是很明白的。你可以到牢狱把自己囚禁起来,上表陈述以前的过失,公开地要求接受
罚。这样,就会反而受到更优厚的待遇,岂只是仅仅保住
命而已。”李衡照她的话
了。吴王下诏说:“丹
太守李衡,因往事的一些嫌隙,自我拘禁到刑狱之中。
秋时
仲箭
齐桓公带钩,寺人披砍断晋文公的衣袖,但齐桓、晋文当了君主就行君主之事而不计前嫌,我也会如此。送李衡回郡,让他不要自我生疑。”同时授李衡威远将军之职,又赠以显示官阶品级的戟。
己丑,吴主封故南王和
为乌程侯。
己丑(二十八日),吴王封已故南王孙和之
孙为乌程侯。
群臣奏立皇后、太,吴主曰:“朕以寡德,奉承洪业,事日浅,恩泽未敷,后妃之号,嗣
之位,非所急也。有司固请,吴主不许。
群臣奏请立皇太后、太,吴王说:“我以微薄之德继承了祖宗的大业,即位时间很短,也没有广施恩泽,所以后妃名号、太
地位的确立,不是当务之急。”有关
门仍
持要求,但吴王不准。
孙奉酒诣吴主,吴主不受,赍诣左将军张布;酒酣,
怨言曰:“初废少主时,多劝吾自为之者;吾以陛下贤明,故迎之。帝非我不立,今上礼见拒,是与凡臣无异,当复改图耳。”布以告吴主,吴主衔之,恐其有变,数加赏赐。戊戌,吴主诏曰:“大将军掌中外诸军事事统烦多,其加卫将军、御史大夫恩侍中,与大将军分省诸事。”或有告怀怨侮上,
图反者,吴主执以付,杀之,由是益惧,因孟宗求
屯武昌,吴主许之。尽敕所督中营
兵万余人,皆令装载;又取武库兵
,吴主咸令给与。求中书两郎典知荆州诸军事,主者奏中书不应外
,吴主特听之。其所请求,一无违者。
孙带着和酒去拜见吴王,但吴王不收,只好送到左将军张布家里;酒意正
的时候,孙
怨言说:“当初废掉少主之时,很多人劝我自立为君;我认为陛下贤明,因此把他迎来。没有我他当不了皇帝,但我今天给他送礼却遭到拒绝,这是对我与一般大臣没有区别,我当再另立别人为君。”张布把这些话告诉了吴王,吴王怀恨在心,恐怕他发动变
,所以多次加以赏赐。戊戌(疑误),吴王下诏说:“大将军掌
中外诸军事,事务繁多,今加卫将军、御史大夫孙恩侍中之职,与大将军一起分担各
事务。”有人报告孙心怀怨恨侮辱主上,想图谋造反,吴王就把那人抓起来
给孙,孙把那人杀了,但从此心里更加害怕,通过孟宗向吴王要求外
驻扎在武昌,吴王答应了。孙命令他所统领的中军
兵万余人,都让他们上船,又取走了武库中的兵
,吴王都下令给他。孙又要求让中书两郎一同去
理荆州诸军事,主
者奏明中书不应外
,但吴王也特许孙带走中书。孙所要求的事没有一件不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