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奚轲人男女共十万人投降了晋。
孝惠皇帝上之上永熙元年(庚戌、290)
晋惠帝永熙元年(庚戌,公元290年)
[1],正月,辛酉朔,改元太熙。
[1]季,正月,辛酉朔(初一),改年号为太熙。
[2]己巳,以王浑为司徒。
[2]己巳(初九),任命王浑为司徒。
[3]司空、侍中、尚书令卫宣,尚繁昌公主。宣嗜酒,多过失,杨骏恶,
逐之,乃与黄门谋共毁宣,劝武帝夺公主。惭惧,告老逊位。诏
位太保,以公就第。
[3]司空、侍中、尚书令卫的儿卫宣,尚娶繁昌公主。卫宣嗜酒贪杯,时常因喝酒而误事。杨骏憎恨卫,就想把他驱逐
去。于是,他就和宦官黄门密谋一起诽谤卫宣,劝晋武帝不要把公主嫁给卫宣。卫知
了这件事以后,又惭愧又恐惧,就以上了年纪为由,请求退职。晋武帝下诏,晋升卫为太保,以
公的
份回到家里。
[4]剧康
魏舒薨。
[4]剧康
魏舒去世。
[5]三月,甲,以右光禄大夫石鉴为司空。
[5]三月,甲(初五),任命右光禄大夫石鉴为司空。
[6]帝疾笃,未有顾命。勋旧之臣多已故,侍中、车骑将军杨骏独侍疾禁中。大臣皆不得在左右,骏因辄以私意改易要近,树其心腹。会帝小间,见其新所用者,正
谓骏曰:“何得便尔!”时汝南王亮尚未发,乃令中书作诏,以亮与骏同辅政,又
择朝士有闻望者数人佐之。骏从中书借诏观之,得便藏去,中书监华恐惧,自往索之,终不与。会帝复迷
,皇后奏以骏辅政,帝颔之。夏,四月,辛丑,皇后召华及中书令何劭,
宣帝旨作诏,以骏为太尉、太
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事。诏成,后对、劭以呈帝,帝视而无言。,歆之孙;劭,曾之
也。遂趣汝南王亮赴镇。帝寻小间,问:“汝南王来未?”左右言未至,帝遂困笃。己酉,崩于
章殿。帝宇量弘厚,明达好谋,容纳直言,未尝失
于人。
[6]晋武帝病势沉重,没有遗诏。有功绩的旧臣们大多已经死亡,侍中、车骑将军杨骏独自在中侍候晋武帝的病。杨骏不让大臣们守候在晋武帝
边,他趁着这个机会,擅自作主把晋武帝
边重要亲近的职位都换了人,培植他自己的心腹。这时,晋武帝的病情稍微有了好转,他看到
边的人都被更换了,就严肃地对杨骏说:“你怎么能这么作呢?”这时汝南王司
亮还没有离开京都,晋武帝就命令中书作诏书,命令司
亮与杨骏一同辅佐政事,还打算选择中央的官吏中有名望的几个人协助司
亮和杨骏,杨骏从中书借来诏书观看,拿到手里就收藏起来走了。中书监华非常害怕,就到杨骏那里去索要诏书,杨骏最终也没有把诏书还给他。这时晋武帝又
昏迷装态,皇后上奏任命杨骏辅政,晋武帝
答应了她。夏季,四月,辛丑(十二日),皇后召来华以及中书令何劭,
宣布晋武帝的旨意作为诏书,任命杨骏为太尉、太
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事。诏书写成之后,皇后当着华、何劭的面呈送给晋武帝,晋武帝看了诏书后什么也没有说。华是华歆的孙
。何劭是何曾的儿
。随后,
促汝南王司
亮奔赴镇所。过了不久,晋武帝的病又有了好转,他就问:“汝南王来了没有?”
边的人说还没有到。这时,晋武帝病重垂危。己酉(二十日),晋武帝在
章殿去世。晋武帝
宇度量开阔宽厚,聪明通达,喜好谋划。能容纳直率的言辞,从来没有在别人面前有不庄重的仪表。
太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尊皇后曰皇太后,立妃贾氏为皇后。
太登极作了皇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永熙。尊杨皇后为皇太后,立太
妃贾氏为皇后。
杨骏居太极殿,梓
将殡,六
辞,而骏不下殿,以虎贲百人自卫。
杨骏太极殿居住,这时晋武帝的棺材将要移到太极殿停柩,六
妃嫔都
来与晋武帝的灵柩辞别,杨骏却不下殿,用一百名勇士保卫他。
诏石鉴与中护军张劭监作山陵。
晋惠帝命令石鉴与中护军张劭监督建造陵墓。
汝南王亮畏骏,不敢临丧,哭于大司门外。
营城外,表求过葬而行。或告亮
举后讨骏者,骏大惧,白太后,令帝为手诏与石鉴、张劭,使帅陵兵讨亮。劭,骏甥也,即帅所领趣鉴速发;鉴以为不然,保持之。亮问计于廷尉何勖,勖曰:“今朝野皆归心于公,公不讨人而畏人讨邪!”亮不敢发,夜,驰赴许昌,乃得免。骏弟济及甥河南尹李斌皆劝骏留亮,骏不从。济谓尚书左丞傅咸曰:“家兄若征大司
,退
避之,门
庶几可全。”咸曰:“宗室外戚,相恃为安。但召大司
还,共崇至公以辅政,无为避也。”济又使侍中石崇见骏言之,骏不从。
汝南王司亮害怕杨骏,不敢去赴晋武帝的丧事,在大司
府门外哭晋武帝。司
亮到城外居住,上表请求过了晋武帝的葬礼再
发去镇守之地。有人告发说司
亮要兴兵讨伐杨骏,杨骏异学恐惧,告诉了太后,让晋惠帝手写诏书给石鉴和张劭,让他们二人率修建陵墓的士兵去征讨司
亮。张劭是杨骏的外甥,他立即率领
下
促石鉴
上
发。石鉴却认为事情并不是这样,他保证司
亮不会举兵,掌握住手下的士兵不动。司
亮向廷尉何勖询问计策,何勖说:“现在朝野上下都从心里归附于您,您不去讨伐别人,却害怕别人来讨伐您吗?”司
亮不敢发兵,夜里,快
加鞭地奔赴许昌,才免去了一场灾难。杨骏的弟弟杨济以及外甥河南尹李斌都劝杨骏留下司
亮,杨骏不听。杨济对尚书左丞傅咸说:“家兄如果征召大司
司
亮,退
躲避他,那么门
也许可以保全。”傅咸说:“皇族与外戚,相互依赖才能安定。只把大司
召回来,共同本着公正无私的原则辅佐朝政,用不着躲避司
亮。”杨济又让侍中石崇去见杨骏,对他说了这些话,杨骏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