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其勇功,已不能容;有臣如此尚杀之,乌得与我校邪!彼非我敌也。彼常与我一
战,我亦不痴,复非苻
,何时与彼
战?昼则遣骑围绕,夜则离彼百里外宿;吴人正有斫营伎,彼募人以来,不过行五十里,天已明矣。彼募人之首,岂得不为我有哉!
“你以前派裴方明前去攻取仇池,得到了这块土地之后,你却妒嫉裴方明的勇略和战功,自己不能容纳。有这么好的大将,你尚且要杀了他,你又有什么资格前来同我较量呢!你已经不是我的对手了。你经常想要同我战,我不是白痴,又不是自大骄横的苻
,什么时候和你打一仗呢?我白天派轻骑围在你营地的周围,晚上就让他们在距离你们一百里以外的地方宿营。你们吴人恰好有夜间侵袭对方兵营宿地的伎俩,但是,你募集的这些士卒到这里来,走不了五十里,天
已经大亮了。你所募集的这些士卒的
颅,又怎么能不被我砍下呢?
彼公时旧臣虽老,犹有智策,知今已杀尽,岂非天资我邪!取彼亦不须我兵刃,此有善咒婆罗门,当使鬼缚以来耳。”
“你父亲时代的旧臣属虽然年纪已老,都还是很有智谋的,我知他们已经被你斩尽杀绝了,这难
不是天助我吗?战胜你也不需要动用我的兵刃
,这里有很会念咒的婆罗门,自然会有鬼神前去把你绑送到我这里来。”
[4]侍中、左卫将军江湛迁吏尚书。湛
公廉,与仆
徐湛之并为主上所
信,时称江、徐。
[4]刘宋侍中、左卫将军江湛升任吏尚书。江湛秉
公正廉洁,他和仆
徐湛之同时受文帝所
信,当时并称江徐。
[5]魏司徒崔浩,自恃才略及魏主所任,专制朝权,尝荐冀、定、相、幽、并五州之士数十人,皆起家为郡守。太
晃曰:“先徵之人,亦州郡之选也;在职已久,勤劳未答,宜先补郡县,以新徵者代为郎吏。且守令治民,宜得更事者。”浩固争而遣之。中书侍郎、领著作郎
允闻之,谓东
博士
恬曰:“崔公其不免乎!苟遂其非而校胜于上,将何以堪之!”
[5]北魏司徒崔浩,自恃才能谋略很并被北魏国主所
信任,独揽朝中大权。他曾经推荐冀、定、相、幽、并五州的士人几十人直接
郡守。太
拓跋晃说:“早先征聘的人才,也是被作为州郡官
选的,他们担任这一职务已经很久了,辛勤劳苦却一直没得到过朝廷的报答,应该首先补充他们作郡县守令,让新征聘的人代替他们
郎吏。而且太守、县令
理百姓,应该由经历过世面有经验的人来担当。”但是,崔浩
持力争,派这些人就任。中书侍郎兼著作郎
允听说后对东
博士
恬说:“崔浩恐怕免不了一场灾祸。为了顺遂自己未必正确的私心而同朝廷有权势的人对抗争胜,他将用什么来保全自己呢?
魏主以浩监秘书事,使与允等共撰《国记》,曰:“务从实录。”著作令史闵湛、郗标,
巧佞,为洛所
信。浩尝注《易》及《论语》、《》、《书》,湛、标上疏言:“
、郑、王、贾不如浩之
微,乞收境内诸书,班浩所注,令天下习业。并求敕浩注《礼传》,令后生得观正义。”浩亦荐湛、标有著述才。湛、标又劝浩刊所撰国史于石,以彰直笔。
允闻之,谓著作郎宗钦曰:“湛、标所营,分寸之间,恐为崔门万世之祸,吾徒亦无噍类矣!”崐浩竟用湛、标议,刊石立于郊坛东,方百步,用功三百万。浩书魏之先世,事皆详实,列于衢路,往来见者咸以为言。北人无不忿恚,相与谮浩于帝,以为暴扬国恶。帝大怒,使有司
浩及秘书郎吏等罪状。
北魏国主任命崔浩兼秘书事务,让他和
允等人共同撰写《国记》,对他们说:“一定要
据事实撰写。”著作令史闵湛、郗标,
情乖巧、
佞,很受崔浩
信,崔浩曾经注解《易经》、《论语》、《诗经》、《书经》,闵湛、郗标就上疏建议说:“
、郑玄、王肃、贾逵所作的注解,都不如崔浩的准确有
度,我们恳求陛下没收国内由这些人作注的各
书,颁布崔浩的注本,命令全国上下都来学习。我们还请求陛下下令让崔浩继续注解《礼记》,使后人将来能看到正确的释义。”崔浩也极力推荐闵湛、郗标有著书立说的才能。而闵湛、郗标反过来又建议崔浩把他所撰写的《国史》刻在石碑上,以此来显示作者崔浩的秉笔直书。
允听说这件事后又对著作郎宗钦说:“闵湛、郗标所搞的这一切,若有一
差错,恐怕就会给崔家带来万世的灾祸,我们这些人也不会幸免。”崔浩竟然采纳了闵湛、郗标的建议,把《国史》刻在石碑上,立在郊外祭祀的神坛东侧,占地一百步见方,这一工程共使用劳力三百万。崔浩写北魏祖先们的事迹,每件事都非常详细真实,他把这些陈列在
通要
上,来来往往过路的人看见后都用这些
为谈论的材料,北方鲜卑人对此没有不非常愤怒的,他们纷纷向北魏国主说崔浩的坏话,认为这是大肆张扬祖先的过错和污
。北魏国主大怒,派有关
门调查
理崔浩和其他秘书郎吏的罪。
初,辽东公翟黑有庞于帝,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觉,黑
谋于
允曰:“主上问我,当以实告,为当讳之?”允曰:“公帷幄庞臣,有罪首实,庶或见原,不可重为欺罔也。”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曰:“若首实,罪不可测,不如讳之。”黑
怨允曰:“君柰何诱人就死地!”
见帝,不以实对,帝怒,杀之。帝使允授太
经。
当初,辽东公翟黑被北魏国主所庞信,奉命
使并州,在并州接受一千匹绢布的贿赂,事发后,翟黑
向
允讨计说:“主上审问我时,我是应该把实情说
来呢,还是应该把它藏起来不承认呢?”
允说:“你是朝廷
臣,犯了罪就应该讲实话,这样或许还会被皇上赦免,不能再次欺骗皇上。”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则说:“如果你讲实话自首,很难预测皇上该怎么
理你,不如隐瞒不说。”翟黑
埋怨
允说:“你为什么要引诱我去置
于死地呢?”翟黑
拜见北魏国主,没有把实情讲
来,北魏国主大怒,斩了翟黑
。后来,北魏国主又派
允教授太
拓跋晃经书。
及崔浩被收,太召允至东
,因留宿。明旦,与俱
朝,至
门,谓允曰:“
见至尊,吾自导卿;脱至尊有问,但依吾语。”允曰:“为何等事也?”太
曰:“
自知之。”太
见帝,言“
允小心慎密,且微贱;制由崔浩,请赦其死!”帝召允,问曰:“《国书》皆浩所为乎?”对曰:“《太祖记》,前著作郎邓渊所为;《先帝记》及《今记》,臣与浩共为之。然浩所领事多,总裁而已,至于著述,臣多于浩。”帝怒曰:“允罪甚于浩,何以得生!”太
惧曰:“天威严重,允小臣,迷
失次耳。臣问,皆云浩所为。”帝问允:“信如东
所言乎?”对曰:“臣罪当灭族,不敢虚妄。殿下以臣侍讲日久,哀臣,
丐其生耳。实不问臣,臣亦无此言,不敢迷
。”帝顾太
曰:“直哉!此人情所难,而允能为之!临死不易辞,信也;为臣不欺君,贞也。宜特除其罪以旌之。”遂赦之。
等到崔浩被捕狱,太
拓跋晃召
允到东
,留他住了一夜。第二天早晨,拓跋晃与
允一同
朝见,二人来到
门时,拓跋晃对
允说:“我们
去拜见皇上,我自会引导你该
些什么。一旦皇上有什么问话,你只
照我的话去回答。”
允问他说:“
了什么事吗?”太
拓跋晃说:“你
去自然就知
了。”太
拜见北魏国主说:“
允
事小心审慎,而且地位卑贱,人微言轻,所有的一切都是由崔浩主
制定的,我请求您赦免他的死罪。”北魏国主召见
允,问
允说:“《国书》都是崔浩一人写的吗?”
允回答说:“《太祖记》由前著作郎邓渊撰写,《先帝记》和《今记》是我和崔浩两人共同撰写的。但是崔浩兼事很多,他只不过是总揽了一下《国书》的大纳而已,并未亲自撰写多少,至于撰写工作,我
得要比崔浩多得多。”北魏国主大怒说:“
允的罪行比崔浩要严重,怎么能让他不死呢?”太
拓跋晃很害怕,说:“陛下盛怒之下威严凝重,
允这么一个小臣被您的威严吓得惊慌失崐措、失去理智而语无伧次了。我以前曾经问过他这件事,他说全是崔浩一人
的。”北魏国主质问
允说:“真的像太
所说的那样吗?”
允回答说:“以我的罪过是应该灭族的,不敢用虚假的话欺骗您。太
是因为我很久以来一直在他
边侍奉讲书而可怜我的遭遇,想要放我一条生路。实际上,他确实没有问过我,我也确实没有对他说这些话,我不敢胡言
语欺骗您。”北魏国主回过
去对太
说:“这就是正直呵!这在人情上很难
到,而
允却能
得到!
上就要死了却也不改变他说的话,这就是诚实。作为臣
,不欺骗皇帝,这就是忠贞。应该特别免除他的罪,作为榜样而褒扬他的品质。”于是,赦免了
允。
于是召浩前,临诘之。浩惶惑不能对。允事事申明,皆有条理。帝命允为诏,诛浩及僚属宗钦、段承等,下至僮吏,凡百二十八人,皆夷五族;允持疑不为。帝频使
切,允乞更一见,然后为诏。帝引使前,允曰:“浩之所坐,若更有余衅,非臣敢知;若直以
犯,罪不至死。”帝怒,命武士执允。太
为之拜请,帝意解,乃曰:“无斯人,当有数千
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