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话命诸军皆退屯历城,斩崔训,系张永、申坦于狱。
鲁至长社,魏戍主秃髡幡弃城走。臧质顿兵近郊,不以时发,独遣冠军司
柳元景帅后军行参军薛安都等向潼关,元景等
据洪关。梁州刺史刘秀之遣司
汪与左军中兵参军萧
成,将兵向长安。
成,承之之
也。魏冠军将军封礼自浢津南渡,赴弘农。九月,司空
平公儿乌
屯潼关,平南将军黎公辽屯河内。
吐谷浑王慕利延卒,树洛之
拾寅立,始居伏罗川;遣使来请命,亦请命于魏。丁亥,以拾寅为安西将军、西秦、河、沙三州刺史、河南王;魏以拾寅为镇西大将军、沙州刺史、西平王。
庚寅,鲁与魏豫州刺史拓跋仆兰战于大索,破之,
攻虎牢。闻碻磝败退,与柳元景皆引兵还。萧
成、
汪等闻魏救兵将至,还趣仇池。己丑,诏解萧思话徐州,更领冀州刺史,镇历城。
上以诸将屡无功,不可专责张永等,赐思话诏曰:“虏既乘利,方向盛冬,若脱敢送死,兄弟父
自共当之耳。言及增愤!可以示张永、申坦。”又与江夏王义恭书曰:“早知诸将辈如此,恨不以白刃驱之。今者悔何所及!”义恭寻奏免思话官,从之。
魏南安隐王余自以违次而立,厚赐群下,以收众心;旬月之间,府藏虚竭。又好酣饮及声乐、畋猎,不恤政事。宗
为宰相,录三省,总宿卫,坐召公卿,专恣日甚。余患之,谋夺其权;
愤怒。冬,十月,丙午朔,余夜祭东庙,
使小黄门贾周等就弑余,而秘之,唯羽林郎中代人刘尼知之。尼劝
立皇孙濬,
惊曰:“君大痴人!皇孙若立,岂忘正平时事乎!”尼曰:“若尔,今当立谁?”
曰:“待还
,当择诸王贤者立之。”
尼恐为变,密以状告殿中尚书源贺。贺时与尼俱典兵宿卫,乃与南
尚书陆丽谋曰:“宗
既立南安,还复杀之。今又不立皇孙,将不利于社稷。”遂与丽定谋,共立皇孙。丽,俟之
也。戊申,贺与尚书长孙渴侯严兵守卫
禁,使尼、丽迎皇孙于苑中。丽抱皇孙于
上,
平城,贺、渴侯开门纳之。尼驰还东庙,大呼曰:“宗
弑南安王,大逆不
,皇孙已登大位,有诏,宿卫之士皆还
!”众咸呼万岁。遂执宗
、贾周等,勒兵而
,奉皇孙即皇帝位。登永安殿,大赦,改元兴安。杀
、周,皆
五刑,夷三族。
西五
群蛮反,自淮、汝至于江、沔,咸被其患。诏太尉中兵参军沈庆之督江、豫、荆、雍四州兵讨之。
魏以骠骑大将军拓跋寿乐为太宰、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长孙渴侯为尚书令,加仪同三司。十一月,寿乐、渴侯坐争权,并赐死。
癸未,魏广简王建、临淮宣王谭皆卒。
甲申,魏主母闾氏卒。
魏南安王余之立也,以古弼为司徒,张黎为太尉。及宗立,弼、黎议不合旨,黜为外都大官;坐有怨言,且家人告其为巫蛊,皆被诛。
壬寅,庐陵昭王绍卒。
魏追尊景穆太为景穆皇帝,皇妣闾氏为恭皇后,尊
母常氏为保太后。
陇西屠各王景文叛魏,署置王侯;魏统万镇将南王惠寿、外都大官于洛
督四州之众讨平之,徙其党三千馀家于赵、魏。
十二月,戊申,魏葬恭皇后于金陵。
魏世祖晚年,佛禁稍弛,民间往往有私习者。及宗即位,群臣多请复之。乙卯,诏州郡县众居之所,各听建佛图一区;民
为沙门者,听
家。大州五十人,小州四十人。于是向所毁佛图,率皆修复。魏主亲为沙门师贤等五人下发,以师贤为
人统。
丁巳,魏以乐陵王击忸为太尉,南尚书陆丽为司徒,镇西将军杜元宝为司空。丽以迎立之功,受心膂之寄,朝臣无
其右者,赐爵平原王。丽辞曰:“陛下,国之正统,当承基绪;效顺奉迎,臣
常职,不敢慆天之功以
大赏。”再三不受,魏主不许。丽曰:“臣父奉事先朝,忠勤著效。今年
桑榆,愿以臣爵授之。”帝曰:“朕为天下主,岂不能使卿父
为二王邪!”戊午,
其父建业公俟爵为东平王。又命丽妻为妃,复其
孙。丽力辞不受,帝益嘉之。
以东安公刘尼为尚书仆,西平公源贺为征北将军,并
爵为王。帝班赐群臣,谓源贺曰:“卿任意取之。”贺辞曰:“南北未宾,府库不可虚也。”固与之,乃取戎
一匹。
宗之立也,
允预其谋,陆丽等皆受重赏,而不及允,允终
不言。甲
,周忸坐事赐死。时魏法
峻,源贺奏:“谋反之家,男
十三以下本不预谋者,宜免死没官。”从之。
江夏王义恭还朝。辛未,以义恭为大将军、南徐州刺史,录尚书如故。
初,魏中原,用《景初历》,世祖克沮渠氏,得赵匪攵《玄始历》,时人以为密,是岁,始行之。
段译
太祖文皇帝下之上元嘉二十八年(辛卯、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