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齐纪五(9/10)

镇,皆置典签,主帅一方之事,悉以委之。时奏事,一岁数返,时主辄与之间语,访以州事,刺史恶专系其,自刺史以下莫不折节奉之,恒虑弗及。于是威行州,太为利。武陵王晔为江州,烈直,不可;典签赵渥之谓人曰:“今都易刺史!”及见世祖,盛毁之;晔遂免还。

当初,各藩王镇州郡,都置典签官,凡地方之事全委任其统。典签官时不时地朝奏告情况,一年之内数次往返于镇所于朝廷之间,皇帝经常与其单独谈话,询问州里的事情,因此,州刺史的好坏善恶全凭典签的一张嘴而定,于是从刺史到下属其他官员无不对其毕恭毕敬,曲意奉承,唯恐不及。所以,典签威行一州之内,了许多邪不法的事。武陵王萧晔任江州刺史,他情刚烈耿直,不可冒犯,典签赵渥之就对人讲:“我现在朝见驾去,等我一到京城就会把他换掉。”赵渥之见了武帝,对萧晔大加毁谤,于是萧晔就被免职,回到京都。

南海王罕戍琅邪,暂游东堂,典签姜秀不许。罕还,泣谓母曰:“儿移五步亦不得,与囚何异!”邵陵王贞尝求熊白,厨人答典签不在,不敢与。

南海王萧罕戍守琅邪,他想去东堂游玩一次,但是典签姜秀不准许。萧罕回到家中,哭着对母亲讲:“儿想移动五步都不能,这与被囚禁有什么两样呢?”邵陵王萧贞一次想要吃熊掌,但是厨却说因典签不在,所以不敢私自给他。

永明中,东王响杀刘寅等,世祖闻之,谓群臣曰:“响遂反!”僧静大言曰:“诸王都自应反,岂唯东!”上问其故,对曰:“天王无罪,而一时被囚,取一藕、一杯浆,皆谘签帅;签帅不在,则竟日忍渴。诸州唯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何得不反!”

在永明年间,东王萧响杀死了刘寅等人,武帝听说了,对诸位大臣们说:“响是要谋反啊!”不料僧静在下面大声说:“诸藩王本来都应该谋反,岂只东王一个呢?”武帝问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僧静接着讲:“这些藩王何罪之有,但是时时被囚禁起来,他们要一截藕,要一杯,都要请示典签,如果典签不在,那就只好整日忍渴挨饿。各州郡只知有典签,而不知有刺史,他们怎么能不反呢?”

竟陵王良尝问众曰:“士大夫何意诣签帅!”参军范云曰:“诣长史以下皆无益,诣签帅立有倍本之价。不诣谓何!”良有愧

竟陵王萧良曾经问众人:“士大夫们于什么意图纷纷带着礼往典签那里跑?”参军范云回答说:“去长史及以下的人那里都不会得到什么好,而去典签那里很快就可以获得双倍于所送之礼的好,如此好的买卖,为什么不去呢?”萧良听了,颇有愧

及宣城王诛诸王,皆令典签杀之,竟无一人能抗拒者。孔闻之,涕曰:“齐之衡、江夏最有意,而复害之;若不立签帅,故当不至于此。”宣城王亦知典签之弊,乃诏:“自今诸州有急事,当密以奏闻,勿复遣典签都崐。”自是典签之任浸轻矣。

到了宣城王诛杀诸藩王之时,都令典签去杀,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抗拒。孔听到情况之后,泪说:“齐朝的衡王、江夏王非常有意于辅佐帝室,然而仍被杀害,如果不设立典签,肯定不会至于如此的。”宣城王萧鸾也地知给诸王设典签的弊端,因此发布诏令:“从今开始,各州有急事情,应当秘密地奏告朝廷,不要再派遣典签都。”从此,典签这一职务的作用就渐渐弱小了。”

显论曰:帝王之,生长富厚,朝闺,暮司方岳,防骄翦逸,积代常典。故辅以上佐,简自帝心;劳旧左右,用为主帅,饮起居,动应闻启,地虽重,行己莫由。威不在,恩未下及,一朝艰难总至,望其释为扶危,何可得矣!斯宋氏之馀风,至齐室而尤弊也。

显论曰:帝王之,生长在富贵之中,才刚刚离开后闺房,就去担任作为一州之长的刺史。为了预防和消除他们骄奢逸,特意要给他们制定一些法规,这在历代均被看作常典。所以,皇帝就从自己的心腹中挑选一些人,去监督辅佐这些藩王;或者从边旧人中挑选来一些人,任命为藩王们的典签,凡饮起居一应,事项,都得告诉典签。所以,藩王虽然所位置很,但是都行不由己,藩王们由于威不在,不能施恩于下属,所以一旦朝廷艰难危急之际,期望他们来扶危匡正,如何可能呢?藩王置典签之例始于刘宋,南齐沿袭而不变,弊端尤多。

[36]癸卯,以宁朔将军萧遥欣为豫州刺史,黄门朗萧遥昌为郢州刺史,辅国将军萧诞为司州刺史。遥昌,遥欣之弟,诞,谌之兄也。

[36]癸卯(初二),任宁朔将军萧遥欣为豫州刺史,黄门郎萧遥昌为郢州刺史,辅国将军萧诞为司州刺史。萧遥昌是萧遥欣的弟弟;萧诞是萧谌的哥哥。

[37]甲辰,魏以太尉东王丕为太傅、录尚书事,留守平城。

[37]甲辰(初三),北魏任命太尉东王拓跋丕为太傅、录尚书事,并令其留守平城。

戊申,魏主亲告太庙,使王雍、于烈奉迁神主于洛;辛亥,发平城。

戊申(初七),北魏孝文帝亲自去太庙祝告,又责成王拓跋雍和于烈奉命迁神主于洛。辛亥(初十),开始从平城发。

[38]海陵王在位,起居饮,皆谘宣城王而后行。尝思蒸鱼菜,太官令答无录分命,竟不与。辛亥,皇太后令曰:“嗣主冲幼,庶政多昧;且早婴疾,弗克负荷。太傅宣城王,胤宣皇,钟慈太祖,宜承宝命。帝可降封海陵王,吾当归老别馆。”且以宣城王为太祖第三。癸亥,宗即皇帝位,大赦,改元。以太尉王敬则为大司,司空陈显达为太尉,尚书令王晏加骠骑大将军,左仆徐孝嗣加中军大将军,中领军萧谌为领军将军。

[38]南齐海陵王萧昭文虽然居帝位,但起居饮等事项,统统要请问宣城王萧鸾准许后才可以行。一次,海陵王想要吃蒸鱼菜,太官令说没有萧鸾的命令,竟然不给他吃。辛亥(初十),皇太后发诏令:“新继位的皇帝年令幼小,不明国事,昧于朝政。况且,他从小就疾病缠质羸弱,不能承受过重的负担。太傅宣城王萧鸾,是宣皇帝萧承之之嫡孙,又得太祖皇帝的钟,所以宜于承受皇位。皇帝可降封为海陵王,我本人也因年老而告退,不再过问朝政。”并且,以宣城王萧鸾为太祖的第三。癸亥(二十二日),明帝萧鸾即位,大赦天下,改换年号为建武。任命太尉王敬则为大司,司空陈显达为太尉,尚书令王晏加封骠骑大将军,左仆徐孝嗣加封中军大将军,中领军萧谌为领军将军。

度支尚书虞称疾不陪位。帝以旧人,引参佐命,使王晏赍废立事示。曰:“主上圣明,公卿戮力,宁假朽老以赞惟新乎!不敢闻命!”因恸哭。朝议纠之,徐孝嗣曰:“此亦古之遗直。”乃止。

度支尚书虞借有病,不愿陪侍萧鸾。萧鸾因虞是过去的老人,想拉他参与朝政,所以就指使王晏把废除海陵王而自立的事告诉了他。不料虞听后却说:“主上圣明睿智,公卿士大夫们自然会合力辅佐的,为何还要借用老朽我来赞助新皇帝呢?实在不敢从命!”言毕,恸哭不已。朝廷中议论要追究虞,徐孝嗣却说:“虞这样也是古代正直耿介之士之遗风啊!”于是,止而不议。帝与群臣宴会,诏功臣上酒。王晏等兴席,谢瀹独不起,曰:“陛下受命,应天顺人;王晏妄叨天国以为己力!”帝大笑,解之。座罢,晏呼瀹载还令省。瀹正曰:“卿巢窟在何!”晏甚惮之。

明帝与群臣百官宴庆贺,令有功之臣上来敬酒与他们对饮。王晏等人遵命离席,上前去祝酒助兴,惟独谢瀹安坐不起,说:“陛下受命登基,上应天心,下顺人意,而王晏竟然贪天功以为己力!”明帝听了大笑,就不使谢瀹给自己上酒了。宴会完毕,王晏招呼谢瀹与自己一同乘车回尚书省,谢瀹严厉地对他说:“您的巢窝在何呢?”从此,王晏特别害怕谢瀹。

[39]丁卯,诏:“藩牧守宰,或有荐献,事非任土,悉加禁断。”

[39]丁卯(二十六日),明帝诏令:“州郡长官们时常给朝廷上贡礼品,今后除去当地的土产外,别的一概加以禁止。”

[40]己巳,魏主如信都。庚午,诏曰:“比闻缘边之蛮,多窃掠南土,使父乖离,室家分绝。朕方壹区宇,育万姓,若苟如此,南人岂知朝德哉!可诏荆、郢、东荆三州,禁勒蛮民,勿有侵暴。”

[40]己巳(二十八日),北魏孝文帝到达信都。庚午(二十九日),发布诏令:“近来听说边境上的蛮人,经常抢劫掠夺南方人,使他们父相离,家破碎。朕正要统一天下,像对女一样安抚百姓百姓,如果这样的话,南方人怎么能知我们魏朝的仁德呢?所以,应该诏令荆州、郢州、东荆州三个地方,要对那些蛮民们严加禁止,不许再对江南人暴掠夺。”

[41]十一月,癸酉,以始安王遥光为扬州刺史,

[41]十一月癸酉(初三),南齐任命始安王萧遥光为扬州刺史。

[42]丁丑,魏主如邺。

[42]丁丑(初七),北魏孝文帝到了邺城。

[43]庚辰,立皇宝义为晋安王,宝玄为江夏王,宝源为庐陵王,宝寅为建安王,宝为随郡王,宝攸为南平王。

[43]庚辰(初十),南齐明帝萧鸾封皇萧宝义为晋安王,萧宝玄为江夏王,萧宝源为庐陵王,萧宝寅为建安王,萧宝为随郡王,萧宝攸为南平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