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了刺史斛俄弥突,设法把斛俄弥突争取过来后又起用了他。接着,留下都督张琼领兵镇守夏州,又下令迁移斛俄弥突落中的五千人家,由自己带着返回晋。
[3]魏灵州刺史曹泥与其婿凉州刺史普乐刘丰复叛降东魏,魏人围之,其城,不没者四尺。东魏丞相发阿至罗三万骑径度灵州,绕魏师之后,魏师退。帅骑迎泥及丰,其遗五千以归,以丰为南汾州刺史。
[3]西魏的灵州刺史曹泥与他的女婿凉州刺史普乐人刘丰又投降了东魏,西魏的兵包围了他们,用他们的州城,城外积只差四尺就要淹过城了。东魏丞相派阿至罗三万名骑兵越过灵州,绕到西魏军队的背后击,西魏的军队撤退了。率领骑兵迎接曹泥与刘丰,并把他们遗留下的五千人家迁到晋。任命刘丰为南汾州的刺史。
[4]东魏加丞相九锡;固让而止。
[4]东魏孝静帝赐给丞相九锡,决推让,于是作罢。
[5]上为文帝作皇基寺以追福,命有司求良材。曲阿弘氏自湘州买材东下,南津校尉孟少卿求媚于上,诬弘氏为劫而杀之,没其材以为寺。
[5]梁武帝为了使他已故的父亲文皇帝祈求冥福,准备给他建造一座皇基寺,于是命令有关的官员去寻找上等的木材。曲阿人弘氏从湘州买了型木材往东边运送,南津校尉孟少卿想用这些木材向梁武帝献媚,就诬蔑弘氏是抢劫犯,杀掉了他,将他的木材没收后用来建造寺庙。
[6]二月,乙亥,上耕藉田。
[6]二月,乙亥(初四),梁武帝在藉田耕作。
[7]东魏海世澄,年十五,为大行台、并州刺史,求邺辅朝政,丞相不许;丞相主簿乐安孙搴为之请,乃许之。丁酉,以澄为尚书令,加领军、京畿大都督。魏朝虽闻其识,犹以年少期之;既至,用法严峻,事无凝滞,中外震肃。引并州别驾崔暹为左丞、吏郎,亲任之。
[7]东魏海王的嫡长澄,年仅十五岁,就已经成为大行台、并州刺史。他要求到国都邺城辅助理朝中的政务,丞相没有答应,丞相主簿乐安人孙搴替澄请求,这才同意。丁酉(二十六日),孝静帝任命姵挝惺榱罴媪炀⒕╃艽蠖级健N撼舷滤淙荚潘牟拍苡胧都瑣但还是把他看成孩,没想到澄上任之后,执法严厉,办起事来雷厉风行,朝廷内外的人们都为此到震惊,同时肃然起敬。澄引荐并州别驾崔暹为左丞、吏郎,非常亲近信任他。
[8]司如、季式召孙搴剧饮,醉甚而卒。丞相亲临其丧。如叩请罪,曰:“卿折我右臂,为我求可代者!”如举中书郎魏收,以收为主簿。收,建之也。他日,谓季式曰:“卿饮杀我孙主簿,魏收治文书不如我意;司徒尝称一人谨密者为谁?”季式以司徒记室广宗陈元康对,曰:“是能夜中暗书,快吏也。”召之,一见,即授大丞相功曹,掌机密,迁大行台都官郎。时军国多务,元康问无不知。或,临行,留元康在后,上有所号令九十馀条,元康屈指数之,尽能记忆。与功曹平原赵彦同知机密,时人谓之陈、赵。而元康势居赵前,又柔谨,甚亲之,曰:“如此人,诚难得,天赐我也。”彦名隐,以字行。
[8]司如、季式叫了孙搴一同痛饮,孙搴醉得不省人事,一命呜呼。丞相亲自到孙搴的灵堂哀悼。司如向叩请罪,说:“你折断了我的右臂,现在得替我找一个能够代替他的人!”司如举荐中书郎魏收,便任命魏收为丞相主簿。魏收是魏建的儿。有一天,对季式说:“你喝酒时害死了我的孙主簿,下魏收理公文不合我的意,司徒曾经说一个人办事谨慎、严密,指的是谁?”季式回答说是司徒记室广宗人陈无康,还介绍:“他能够在夜间昏暗无光的情况下撰写公文,是一个办事麻利、效率很的官员。”把陈元康叫来,一见面就授予他大丞相功曹的官职,让他掌握机密要事,很快又提升为大行台都官郎。当时,国家的军政事务繁多,只要问到陈元康,陈元康没有不知的。有一次外,临行前把陈元康带在后,自己在上下达了九十多条指示,陈元康屈着指一一来,都记得一清二楚。他与功曹平原人赵彦一同掌握重要机密,当时的人们把他们称作陈、赵。陈元康的地位在赵彦的前,而且陈元康生又很柔顺严谨,所以跟他非常亲近,曾叹“这样一个人实在难得,是上天恩赐给我的。”赵彦名叫赵隐,通常用表字。
[9]东魏丞相令阿至罗魏秦州刺史万俟普,以众应之。
[9]东魏丞相命令阿至罗西魏的秦州刺史万俟普,本人又率领了大队人策应阿至罗。
[10]三月,戊申,丹杨陶弘景卒。弘景博学多艺能,好养生之术。仕齐为奉朝请,弃官,隐居茅山。上早与之游,及即位,恩礼甚笃,每得其书,焚香虔受。屡以手敕招之,弘景不。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先谘之,月中尝有数信,时人谓之“山中宰相”将没,为曰:“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论空。岂悟昭殿,遂作单于!”时士大夫竞谈玄理,不习武事,故弘景诗及之。
[10]三月,戊申(初七),梁朝的丹人陶弘景去世。陶弘景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对养生术有特殊的兴趣。他在南齐担任过奉朝请的官职,后来又主动放弃,在茅山隐居起来。梁武帝早年曾经和他一同游,等到登上皇位以后,总是给予他很不寻常的恩惠与礼遇,每次收到他的信,都要上香后才虔诚地阅读。梁武帝多次亲自写信邀请陶弘景到朝廷官,陶弘景始终没有山。每当国家现吉祥或不祥的征兆的时候,或有征、讨伐这样大事的时候,梁武帝必定要先向他咨询,有时一个月里面两人要通好几封信,当时的人们称他是“山中宰相”陶弘景去世之前,写了这样一首诗:“王衍任情放诞,何晏议论虚空。岂能想到昭殿,竟然作了单于。”那个时代,大小官员都竞相谈论玄理,不愿意学习练兵打仗方面的东西,所以陶弘景写诗用魏晋时期的事情来影梁朝。
[11]甲寅,东魏以华山王鸷为大司。
[11]甲寅(十三日),东魏任命华山王元鸷为大司。
[12]魏以凉州刺史李叔仁为司徒,万俟洛为太宰。
[12]西魏任命凉州史李叔仁为司徒,万俟洛为太宰。
[13]夏,四月,乙未,以骠骑大将军、开府同三司之仪元法僧为太尉。
[13]夏季,四月,乙未(二十五日),梁朝任命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之仪元法僧为太尉。[14]尚书右丞考城江四上封事,极言政治得失,五月,癸卯,诏曰:“古人有言,‘屋漏在上,知之在下。’朕有过失,不能自觉,江四等封事所言,尚书可时加检括,于民有蠹患者,宜速详启!”
[14]梁朝尚书右丞考城人江四向梁武帝呈上用袋封好的秘密奏折,里面详尽地论述了国家在政治方面的得失。五月,癸卯(初三),梁武帝颁下诏书,说:“古人有一句话,叫‘屋上漏雨,屋下人察觉’,我有过失的话,自己不一定察觉得到,江四等人在密封的奏折中说到的情况,尚书可时时加以检查,凡是于人民有害的事,应该及时启奏。”
[15]戊辰,东魏盛卒。
[15]戊辰(二十八日),东魏的盛去世。
[16]魏越勒肱卒。
[16]西魏的越勒肱去世。
[17]魏秦州刺史万俟普与其太宰洛、豳州刺史叱宝乐、右卫将军破六韩常及督将三百人奔东魏,丞相泰轻骑追之,至河北千余里,不及而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