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兵怕我们与之拼命,一定不敢渡河来追!”后来果然如杨忠所料,于是才慢慢地引领军队平安回来。达奚武不由叹地说:“我达奚武自认为是天下健儿,今天在杨忠面前算是服气了!”北周任命司消难为小司徒。
[10]丁酉,齐主自晋还邺。
[10]丁酉(初四),北齐文宣帝从晋回到邺城。
[11]齐发兵援送梁永嘉王庄于江南,册拜王琳为梁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琳遣兄叔宝帅所十州刺史弟赴邺。琳奉庄即皇帝位,改元天启。追谥建安公渊明曰闵皇帝。庄以琳为侍中、大将军、中书监,余依齐朝之命。
[11]北齐派兵援助并护送梁朝永嘉王萧庄回到江南,并册拜王琳为梁朝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王琳派其兄的儿王叔宝率领所统辖十个州刺史的弟去邺城为人质。王琳拥萧庄登上了皇帝位,改年号为天启。追谥建安公萧渊明为闵皇帝。萧庄任命王琳为侍中、大将军、中书监,其余官职依照北齐的册命。
[12]夏,四月,甲,上享太庙。
[12]夏季,四月,甲(初二),陈武帝向太庙供献祭品。
[13]乙丑,上使人害梁敬帝,立梁武林侯谘之季卿为江王。
[13]乙丑(初三),陈武帝派人杀害了梁敬帝,立梁朝武林侯萧谘的儿萧季卿为江王。
[14]己巳,周以太师护为雍州牧。
[14]己巳(初七),北周任命太师宇文护为雍州牧。
[15]甲戌,周王后独孤氏殂。
[15]甲戌(十二日),周王王后独孤氏去世。
[16]辛巳,齐大赦。
[16]辛巳(十九日),北齐大赦天下。
[17]齐主以旱祈雨于西门豹祠,不应,毁之,并掘其冢。
[17]北齐文宣帝因为天旱在西门豹祠前祈雨,不灵验,于是毁了西门豹祠,并挖开了他的坟墓。
[18]五月,癸巳,余孝顷等屯二万军于工塘,连八城以周迪。迪惧,请和,并送兵粮。樊猛等受盟而还;孝顷贪其利,不许,树栅围之。由是猛等与孝顷不协。
[18]五月,癸巳(初一),余孝顷在工塘屯驻了两万军队,连结八城的兵力以临周迪的驻地。周迪害怕了,请求讲和,并送兵粮给余孝顷。樊猛等将想接受和好的盟约收兵回去,但余孝顷贪图兵之利,不许樊猛等退去,树起栅栏围住他们。以此樊猛与余孝顷开始不和。
[19]周以大司空侯莫陈崇为大宗伯。
[19]北周任命大司空侯莫陈崇为大宗伯。
[20]癸丑,齐广陵南城主张显和、长史张僧那各帅所来降。
[20]癸丑(二十一日),北齐广陵南城城主张显和,长史张僧那各自率领所属队来投降陈朝。
[21]辛丑,齐以尚书令长广王湛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平秦王归彦为尚书左仆。甲辰,以前左仆杨为尚书令。
[21]辛丑(疑误),北齐任命尚书令长广王湛为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平秦王归彦为尚书左仆。甲辰(疑误),任命前左仆杨为尚书令。
[22]辛酉,上幸大庄严寺舍;壬戌,群臣表请还。
[22]辛酉(二十九日),陈武帝驾临大庄严寺向佛祖舍。壬戌(三十日),群臣上表请皇上回。
[23]六月,乙丑,齐主北巡,以太殷监国,因立大都督府与尚书省分理众务,仍开府置佐。齐主特崇其选,以赵郡王睿为侍中、摄大都督府长史。
[23]六月,乙丑(初三),北齐文宣帝到北方巡视,委托太殷监理国事,因此设立大都督府与尚书省分理众多事务,同样开府办公,设置官佐崐。北齐文宣帝特别看重大都督府的人选,任命赵郡王睿为侍中、摄大都督府长史。
[24]己巳,诏司空侯与领军将军徐度帅舟师为前军以讨王琳。
[24]己巳(初七),陈武帝下诏命令司空侯与领军将军徐度率领师为前队去讨伐王琳。
[25]齐主至祁连池;戊寅,还晋。
[25]北齐文宣帝到达祁连池。戊寅(十六日),回到晋。
[26]秋,戊戌,上幸石,送侯等。
[26]秋季,七月,戊戌(初七),陈武帝驾临石,送侯等师。
[27]州刺史黄法氍、吴兴太守沈恪、宁州刺史周敷合兵救周迪。敷自临川故郡断江,分兵攻余孝顷别城。樊猛等不救而没;刘广德乘先下,故获全。孝顷等皆弃舟引兵步走,迪追击,尽擒之,送孝顷及李孝钦于建康,归樊猛于王琳。
[27]州刺史黄法氍、吴兴太守沈恪、宁州刺史周敷联合兵救援周迪。周敷从临川故郡切断江,分兵攻打余孝顷的别城。樊猛等不去救援,别城陷落。刘广德先一步乘而下,所以得到保全。余孝顷等都扔掉船只带兵士步行,周迪发兵追击,把他们全抓获了。余孝顷及李孝饮被送往建康,樊猛则归还了王琳。
[28]甲辰,上遣吏尚书谢哲往谕王琳。哲,之孙也。
[28]甲辰(十三日),陈武帝派吏尚书谢哲去宣谕王琳。谢哲是谢的孙。
[29]八月,甲,周大赦。
[29]八月,甲(初三),北周大赦天下。
[30]乙丑,齐主还邺。
[30]乙丑(初四),北齐文宣帝回到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