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唐纪四十二(5/10)

[11]乔琳衰老耳聩,上或时访问,应对失次,所谋议复疏阔。壬午,以琳为工尚书,罢政事。上由是疏张涉。

[11]乔琳年老衰,耳朵重听,德宗有时候征询他的意见,他的回答有失条理,所谋划计议的内容又很疏陋迂阔。壬午(十六日),德宗任命乔琳为工尚书,免去同平章事。德宗自此和张涉也疏远了。

[12]杨炎既留崔宁,二人由是恶。炎托以北边须大臣镇抚,癸巳,以京畿观察使崔宁为单于·镇北大都护、朔方节度使,镇坊州。以荆南节度使张延赏为西川节度使。又以灵盐节度都虞候醴泉杜希全知灵、盐州留后;代州刺史张光晟知单于·振武等城、绥·银·麟·胜州留后;延州刺史李建徽知、坊、丹州留后。时宁既镇,不当更置留后,炎夺宁权,且窥其所为,令三人皆得特奏事,仍讽之使伺宁过失。

[12]杨炎把崔宁留在京城以后,两人的关系自此便恶化起来。杨炎托称北边防需要大臣镇守抚,癸巳(二十七日),德宗任命京畿观察使崔宁为单于镇北大都护、朔方节度使,镇守坊州。任命荆南节度使张延赏为西川节度使。又任命灵盐节度都虞侯醴泉人杜希全知灵、盐二州留后,任命代州刺史张光晟知单于、振武等城及绥、银、麟、胜各州留后,任命延州刺史李建徽知、坊、丹三州留后。当时,崔宁已经镇,不应当再设置留后,杨炎打算削夺崔

宁的权力,并且暗中察看他的活动,便令杜希全等三人都可以特别奏事,同时

暗示他们伺察崔宁的过失。

[13]十二月,乙卯,立宣王诵为皇太

[13]十二月,乙卯(十九日),德宗册立宣王李诵为皇太

[14]旧制,天下金帛皆贮于左藏,太府四时上其数,比覆其。及第五琦为度支、盐铁使,时京师多豪将,求取无节,琦不能制,乃奏尽贮于大盈内库,使宦官掌之,天亦以取给为便,故久不。由是以天下公赋为人君私藏,有司不复得窥其多少,校其赢缩,殆二十年。宦官领其事者三百余员,皆蚕其中,蟠结据,牢不可动。杨炎顿首于上前曰:“财赋者,国之大本,生民之命,重轻安危,靡不由之,是以前世皆使重臣掌其事,犹或耗不集。今独使中人盈虚,大臣皆不得知,政之蠹敝,莫甚于此。请之以归有司。度中岁用几何,量数奉,不敢有乏。如此,然后可以为政。”上即日下诏:“凡财赋皆归左藏,一用旧式,岁于数中择好者三、五千匹,大盈。”炎以片言移人主意,议者称之。

[14]据原有的制度,全国的钱帛都收归左藏贮存,由太府季节上报钱帛数额,由比钱帛的收支情况。及至第五琦担任度支、盐铁使,当时京城中的豪帅很多,索取赏赐毫无节制,第五琦不能制止,便上奏将左藏钱帛悉数贮存于大盈内库,并让宦官理,皇上也认为如此取用方便,所以贮存的钱帛长期有能再由内库搬。从此,国家的财赋收成了皇上的私人储藏,主门不能得知数量多少,无法查盈亏情况,几乎达二十年之久。掌内库的宦官有三百余人,都在蚕内库的财富,其势力盘错节,牢固不可动摇。杨炎在德宗面前叩说:“财赋是国家的本,百姓的命脉,国家的盛衰安危,无不与财赋相关。所以,以前各朝都以重臣掌财赋,即便如此,有时还会有财赋损耗,理混的情况发生。现在,专门让宦官掌握财赋的收支盈亏,大臣都无法知,朝政的蛀蚀败坏,没有比这更为严重的了。请将全国的财赋搬内库,以便还给主理。推算好中每年需用多少,悉数上,决不敢有所缺少。能够这样,此后才能办好朝政。”德宗当日颁下诏书:“一切财赋都还左藏,完全采用原有的法式,每年在财赋数额内挑选良的布帛三五千匹,献到大盈内库。”杨炎只用一席话便改变了皇上的主意,议事的人们都称赞他。

[15]丙寅晦,日有之。

[15]丙寅晦(三十日),现日

[16]湖南贼帅王国良阻山为盗,上遣都官员外郎关播招抚之。辞行,上问以为政之要,对曰:“为政之本,必求有贤人与之为理。”上曰:“朕比以下诏求贤,又遣使臣广加搜访,庶几可以为理乎!”对曰:“下诏所求及使者所荐,惟得文词之士耳,安有有贤人肯随牒举选乎!”上悦。

[16]湖南赋寇首领王国良依山为盗,德宗派遣都官员外郎关播前去招抚。辞行之际,德宗和关播询问办好政事的关键,关播回答:“办好政事的本,在于陛下必须寻找有贤人,并与他们一齐治理国家。”德宗说:“我近来已经颁下诏书,寻求贤才,还派使者,多方面地搜罗寻访,这大概可以使国家政治修明了吧!”关播回答说:“下诏寻求和使者荐举,只能得到一些凭着文词追求仕禄的人罢了,有贤人哪里会随着一纸公文而被推举、先来呢!”德宗闻此大悦。

[17]崔甫有疾,上令舆与中书,或休假在第,大事令中使咨决。

[17]崔甫患疾病,德宗让他坐着肩舆到中书省。有时,崔甫正在家中休假,发生了重大的事情,德宗便命中使到崔甫家中咨询,然后决定。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一建中元年(庚申、780)

唐德宗建中元年(庚申,公元780年)

[1],正月,丁卯朔,改元。群臣上尊号曰圣神文武皇帝;赦天下。始用杨炎议,命黜陟使与观察、刺史“约百姓丁产,定等级,改作两税法。比来新旧徵科目,一切罢之;二税外辄率一钱者,以枉法论。”

[1]季,正月,丁卯朔(初一),更改年号。群臣为德宗献尊号,称作圣神文武皇帝。大赦天下。德宗开始采用杨炎的建议,命令黜陟使和观察使、刺史“估量百姓的人丁财产,定等级,改变旧税法,实行两税法。将近年来原有和新增的各项征收名目一律取消。在两税以外,就是向百姓再收敛一个铜钱,便以违法论。”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有则有租,有则有庸,有则有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优而下劳。吏因缘蚕,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以制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徵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皆总统于度支。上用其言,因赦令行之。

在唐朝的初期,征收赋税的办法称作租、庸、调,有田土便要租,有人丁便要服庸,有便要纳调。在玄宗当政末期,籍逐渐遭到破坏,大多已经与实际不符。到了至德年间,战事四起,到征收赋敛,促,再也没有一定的标准。征收门增加了,可是互相没有隶属关系而是各自随意增加课税,

巧立名目,新老名目相互重复,毫无限度。富足人家人丁多,大抵作官当僧人

得以免除赋役;而贫困人家人丁多,全无隐瞒逃避的去,所以上等优游而

下等劳瘁。征税的吏员又乘机侵吞,百姓十天输赋一月送税,经受不了如此

困窘,大抵都逃亡徙成为浮,那些留下来的本地百姓,不足百分之四五。

至此,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首先计算州县每年所需费用和上朝廷的数额,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