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可以看作是对宇宙人生的一哲学思考了。当然,曹
是站在他政治家的立场上来思考的。因此他的结论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山不厌
,
不厌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也就是说,应该抓
这不多的时光,在短暂的人生中
轰轰烈烈的事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这样一
政治抱负,由于有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为背景,有着“让有限的生命变成永恒”的意思,就比“帝王将相宁有
乎”或“大丈夫当如此也”更有格调和品味,也更大气。
曹确实是很大气的。读他的诗和文,常会
到他的英雄气势。哪怕是信手拈来、嬉笑怒骂、随心所
的短章,也因有一
大气而不显
俗。尤其是他的《观沧海》,是何等的气势:“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
其中;星汉灿烂,若
其里。”这样的诗句,确非大手笔而不能作。钟嵘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这
悲凉,除如刘勰所说,是“良由世积
离,风衰俗怨,并志
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外,与曹
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也不无关系。曹
毕竟是
世英雄。对于生命的毁灭,他比谁都看得多,比谁都想得多。他的
慨,是多少带
终极关怀的意味的。
这就是曹了。他大气、
沉、豁达、豪
、洒脱、风趣、机
、随和、诡谲、狡诈、冷酷、残忍,实在是一个极为丰富、多面,极有个
又极富戏剧
的人
。他是一个鲜活的人,不是政治符号或政治僵尸,更不是康生那样整天
着张脸、一门心思只想整人的王八
!
然而曹却被指控为
雄,背了上千年的骂名。
曹当然有该骂的地方。他杀了那么多的人,而且杀得冤枉。他
了那么多亏心事,而且
得缺德。但刘备、孙权他们就不杀人?就不
缺德事?刘备
卖故人吕布,就不地
;孙权废黜太
孙和,就很冤枉。孙和原本是孙权最
的儿
,本人表现也不错,既聪明,又好学,对人也和气。他的失
,完全是被人陷害。结果,
来打抱不平讲公
话的那些大臣,有的被族诛,有的被廷杖,有的被
放“众咸冤之”所有人都认为是冤案。吕布死得倒不冤,因为吕布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原本是并州刺史丁原的
将,丁原待他像亲人,他却杀了丁原去投靠董卓;董卓对他像父
,他却又杀了董卓去投靠王允。后来落到曹
手上,又向曹
摇尾
。当时,刘备正坐在曹
旁边,吕布便向刘备求助,因为以前吕布是帮过刘备的。吕布说:玄德公,如今你是座上客,我是阶下囚,绳
把我捆得这么
,你就不能帮我
言一句吗?谁知刘备却冷冷地对准备下令松绑的曹
说:明公没看见吕布是怎么侍奉丁原、董卓的吗?一句话,便要了吕布的脑袋,气得吕布大骂:大耳朵的小
(刘备耳朵特大)最不可靠!
实在地讲,吕布虽然是个忘恩负义的东西,但他对刘备还是够意思的。当年刘备被袁术的军队团团围在沛县,曾向吕布求救。吕布虽然和刘备有矛盾,也想杀刘备,但还是亲赴战场,辕门戟,救了刘备一命。而且,他对袁术的
将说得很清楚:刘备是我的兄弟,我今天是来救他的。所以,这一回吕布也认为自己有资格向刘备求救。诚然,吕布救刘备,是为自己打算(怕袁术得手后又来攻他);刘备不救吕布,也是帮曹
着想(这等小人留下终是祸害)。但以怨报德,终究有些缺德。实际上,刘备也好,孙权也好,吕布也好,都和曹
一样,是把利益放在首位,
义放在第二位的。作为
世枭雄,他们的
德观念和
德
平,其实半斤八两,
多只有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差别。至少孙权就“
多猜忌,果于杀戮”也是个喜
制造冤案而且心狠手辣的。只不过刘备会装,孙权能忍,不像曹
那样明火执杖,肆无忌惮,所以也就没曹
那么多骂名。
刘备和孙权确实比曹更狡猾(他们势力较弱,也不能不狡猾些)。尤其是刘备,最会装。他在曹
跟前装窝
,在诸葛亮面前装弱智,在手下人面前装仁慈、装厚
,连老百姓都知
:“刘备摔孩
,邀买人心”当然,他们两人的狡猾或者说聪明之
,还在于政治上的低调。他们一直小心翼翼地尽量不
锋芒,以免成为众矢之的。孙权甚至还居心不良地怂恿曹
当
鸟,幸而被曹
一
看穿,没有上当。但曹丕沉不住气。曹
刚一去世,他就把汉献帝赶下台,自己当了皇帝,这下
刘备和孙权
兴坏了:有人带
,不上白不上。于是也都人模狗样堂而皇之地当起皇帝来。结果,没当皇帝的曹
被骂成“
”当了皇帝的刘备和孙权却无人斥之为“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