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了十三个。到韩信了,刽手把韩信叫来,要杀他,这时候韩信一抬看见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夏侯婴。夏侯婴是什么人呢?夏侯婴是刘的哥们儿,从小就跟刘在一起,跟刘一块儿起义,再之后当了刘的太仆,太仆这个职位翻译过来就是车夫,是给刘驾车的——但是大家要知,照当时的制度,这个皇帝的太仆是长级的官员;当然当时刘还不是皇帝,是一个诸侯王,那这个太仆少说也是副级了。韩信看见夏侯婴了,就大喊一声说,我们大王不是想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杀英雄好汉?夏侯婴说,咦!怎么还有这样的人啊?过来过来。司迁用了六个字来形容:“壮其貌,奇其行”夏侯婴一看韩信,呀!一表人才,跟他谈谈话,发现他是,不杀了,就向萧何推荐。由于发现韩信是个人才,所以不但不杀,还给他换了一个职位,叫治粟都尉,相当于司务长。所以说,韩信他参加工作以后一直是郁郁不得志,先侍卫官,再接待员,再司务长,都是不能施展自己才华的职位。那么又是什么样的原因使韩信转变了命运,使他成为西汉初年的风云人呢?
韩信的推荐者、他事业上的恩人就是萧何。萧何也是刘的故旧,跟刘一起起义的,而且一直掌着刘的所有杂事,实际上是刘的大家,是丞相嘛。这个时候刘的情况并不好,屡战屡败,看不有什么前途可言,因此刘手下的人一个一个地都离开他,投奔到别的地方去了——或者投奔项羽,或者自立山——刘手下的将军一下跑了很多。韩信想,哎!我这个人也是命不好啊,我投奔项梁没什么息,投奔项羽没什么息,投奔刘我还是没什么息,现在那些官职比我大的人都走了,我在这儿待着吗啊?而且我的想法已经拜托萧何多次向刘提了,一直也没有理睬我,我在这儿待着什么啊?所以韩信他也走了。
韩信一走萧何就着急了,甚至来不及向刘报告,自己上就追了过去,连夜去追韩信。这个时候,有手下人就去报告刘,大王,不好了,丞相跑了!刘当时大惊失,萧何怎么也跑了啊?萧何是他的大家,所有事情都是萧何着的,别人跑了就算了,萧何也跑了…刘急得在家里团团转。过了两天萧何回来了,刘一看萧何气就不打一来,你他妈跑哪儿去了?吗去了?你为什么要逃跑?萧何说,我没有逃跑,我去追逃跑的人去了。刘说,那你追谁去了?什么?韩信,扯淡!那么多将军跑了你不追,一个韩什么信的,有什么好追的?你明明是撒谎!萧何说,不对,其他人是一般人才,一抓一大把,哪儿都能找得到,有什么好追的;韩信与这些人可不一样。
萧何用了四个字来评价韩信,叫“国士无双”什么叫国士呢?国士就是一国当中最优秀的人才,如果加上无双呢,那就是独一无二的最优秀的人才。萧何说,这个事儿看大王您怎么考虑了,您如果打算一辈就待在汉中这个地方当个汉中王,这个韩信是没什么用得着用不着的。韩信是什么的呢?韩信是打天下的,是帮助您得到整个中国的这样的人才,如果你有那个想法的话,非韩信不可。刘说,我当然也想去,哪个愿意一辈待在这个鬼地方?萧何说,真的是这样吗?那你就一定要用韩信。刘说,那好吧,看你的面,也让他当个将军。萧何说,那不行,让他当将军他还是要走的。刘说,当将军还要走?那当大将军好了。萧何说,那就太好了——“幸甚”
大将军是什么?是三军总司令,是最军事统帅。我估计刘当时是脱而,当个将军都不行,那就当大将军。谁知萧何说那太好了,刘也没有办法回转了。刘说,那好好好,你去把那个韩什么信的,给我把他叫来,寡人就让他当个大将军。萧何说,就这么着可不行。刘问,怎么还不行?萧何说,你这个人啊,就是这个病,没礼貌,不懂得尊重人才——你看看,一个大将军、三军总司令,你要任命这么一个职务,却像叫阿猫阿狗一样呼来唤去的,成何统?所以像韩信这样的人就不愿意在你手下。刘问,那你说要怎么办?萧何说,四个条件:第一择吉,你要选一个黄吉日;第二斋戒,你要把什么酒、、女人先放到一边去,先吃三天素再说;第三筑坛,你要专门建一个拜将坛;第四礼,你要把所有的礼仪都准备好,香汤沐浴,换一净衣服,恭恭敬敬地拜他大将军。刘说,好吧。
刘这个人,你别看他没文化,为人鲁,骂人,自己也没什么本事,但他确实有一条优:能听得意见——你给他提个什么意见,只要他认为是正确的就一定采纳。所以尽萧何提这些条件对刘而言不是很能让他接受,他也照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