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集权制封建帝国。秦时称华夏族为“主人”而称其他民族为“客”秦朝中央设“典客”“掌诸归义蛮夷”秦将非华夏族的地方行政区划分为两类:①在被征服的少数民族地区设,不设县。②在归降的少数民族地区分别设置属(又称臣、外臣),设臣君长或臣君公统领其地。为理这些属,中央职官中设典属(汉改称典属国)。《汉书·公卿百官表》载:“典属国、秦官,掌蛮夷降者”
汉承秦制。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77)改典客为大行令“掌诸归义蛮夷”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又改大行令为大鸿胪。大鸿胪设行人、译官、别火及郡邸长丞。其中行人、译官,汉初已设置;别火,为狱令官;郡邸长丞,是理各郡、各属国“邸在京师者”王莽时曾改大鸿胪为典乐。汉朝对少数民族的辖,在地方行政区划方面基本上承袭秦制:①在原有的和新征服的少数民族地区的郡以下设,汉朝共设32个。②在归降的少数民族设属国。如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匈昆邪王降汉,汉朝把他们从河西走廊迁到黄河以南的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的故外,分设五个属国辖。汉朝的属国与不同,它一方面臣属汉朝,另一方面又保存民族原来的“国号”和风俗习惯。属国置都尉、丞、侯、千人等官。汉朝中央也设典属国,专门理各属国事宜,属官有九译令。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撤销典属国,并大鸿胪。
魏晋南北朝自三国至北魏,各朝大都设有大鸿胪,并置谒者仆或鸿胪卿等官职,负责理少数民族事务。只有梁朝置十二卿,鸿胪为冬卿,改大鸿胪为鸿胪寺;后周设宾。
隋唐隋袭梁制,称鸿胪寺。唐初亦设鸿胪寺,宗龙朔年间(661~663)改为同文寺,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为司宾寺,中宗神龙年间(705~706)又恢复为鸿胪寺“掌宾客及凶仪”置寺卿以掌其事,另设典客署,专司民族工作事宜。鸿胪寺在民族事务方面的职责有:①“凡四方夷狄君长朝见者,辨其等位,以宾待之”;②凡“夷狄君长之袭官爵者,皆辨其嫡庶,详其可否”;③“若诸蕃人酋渠有封礼命,则受册而往其国”典客署掌“四夷归化在蕃者之名数”对各地来京的少数民族首领“凡朝贡、宴享、送迎,皆领。辨其等位,供其职事”“凡酋渠首领朝见者,皆馆供之。如疾病死丧,量事给之。还蕃,则佐其辞谢之节”(《旧唐书·职官志》)。唐朝分关内为十,设府、州、县;对所属少数民族地区“即其落列置州县”“其大者多都督府”统称为羁縻州。唐最盛时,辖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府、州共856。少数民族地区的府、州,皆属十中边境的都督府或都护府辖,并由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领任都督、刺史“皆得世袭”
宋朝宋元丰年间(1078~1085)设鸿胪寺,置鸿胪寺卿,掌“四夷朝贡、宴劳、给赐、送迎之事”“凡四夷君长、使价朝见,辨其等位,以宾礼待之,授以馆舍而颁其见辞、赐予、宴设之式,戒有司先期办;有贡,则其数报四方馆,引见以。诸蕃封册,即行其礼命”(《宋史·职官志五》)。宋时鸿胪寺既掌国内所属少数民族事务,也理与外国通使等事宜。南宋时,废鸿胪寺,民族事务归礼理。宋朝废都护府、都督府一类建置,羁縻州、县由邻近的正州(非羁縻质的州)辖。辽金辽、金设族节度使,以统领藩各族。辽称“族节度使司”金称“诸族节度使”金朝除置节度使、节度副使、判官之外,还设有知法、司吏、通事、译人等官。